行枚
行军打仗时,士兵衔在口中的箸,以防出声。行,háng。《豳风·东山》一章:“制彼裳衣,勿士行枚。”毛《传》: “士,事; 枚,微也。”郑《笺》:“初无行阵衔枚之事。”《礼·秋官·衔枚氏》郑玄注:“枚如箸,横衔之于口,为系于项中。衔枚,止言语嚣欢也。”用来结束枚的带子。朱熹《集传》:“裳衣,平居之服也。行,阵也。于是制其平居之服,而以为自今可以勿为行阵衔枚之事矣。”
行阵衔枚。指古代行军时,口衔横箸以防出声。后亦借指军队征战之事。《诗经·东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朱熹集传:“行,陈也。枚,如箸,衔之,有絙结项中,以止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