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农业物耗产值率徘徊在1985年的水平,种植业物耗产值率下降
甘肃省“七五”期间物耗产值率见表9-3-9。
从表9-3-9可见,“七五”期间农业的物耗产值率1985年为2.61,1987年上升到2.64,1990年降至2.63,基本没有提高,处于徘徊状态。在农业内部,物耗产值率上升较多的是渔业,由1985年的2.58上升到1990年的6.58;其次是林业,由1985年的3.03上升到1990年的4.14;再次是副业和牧业略有上升;而只有种植业的物耗产值率是下降的,由1985年的2.55、1986年的2.75降至1990年的2.51。其原因是
表9-3-9甘肃省“七五”期间物耗产值率(投入产出比)
年份 | 农业 | 种植业 | 林业 | 牧业 | 副业 | 渔业 | 生产资 料价格 指数 | 农副产 品收购 价格指数 |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 2.61 2.62 2.64 2.53 2.41 2.63 | 2.55 2.75 2.73 2.41 2.26 2.51 | 3.03 3.04 2.92 3.30 3.04 4.14 | 2.55 2.16 2.28 2.44 2.53 2.64 | 3.26 3.04 3.20 4.57 3.52 3.87 | 2.58 3.03 3.15 3.70 14.13 6.58 | 110.4 103.1 104.8 114.3 113.7 111.2 | 105.7 107.4 111.9 118.8 110.2 97.5 |
种植业是农业内部各部门中消耗非农业投入最多的部门,而非农业投入的化肥、农药、柴油、农膜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尤其1989年、1990年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13.7和111.2,高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110.2和97.5。由于工农业产品价格比价不合理,使农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比较效益最低,种植业比较效益更低。所以价格体系不合理,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扩大是造成种植业物耗产值率下降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