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农业机械的构成变化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农业机械的构成变化

(三)农业机械的构成变化

四川省农民收入不高,人均占有耕地少,而农业生产又受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不同区域之间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需求不同。这些基本条件,使农业机械装备的发展处于不断的调整变化过程之中。
从主体结构上看,四川农业机械装备的构成,50年代以拖拉机为主;60年代以提灌机械、拖拉机为主;70年代以拖拉机、提灌机械、粮棉油加工机械为主。80年代,农业机械的装备结构处于调整、充实、提高状态,拖拉机和提灌机械稳步发展,小型机械增多,大中型机械拥有量下降;田间作业机械、加工机械、农用运输机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机械有较快发展。其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抗灾和抢农时的机械比重增大。1990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44.5%和29.65%。为保证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各级政府重视抗灾型农业机械装备的发展,80年代曾出现过水泵脱销的情况。1978—1990年的12年间,全省机电提灌总动力由199.2万千瓦增加到277万千瓦,增加77.8万千瓦,增长39.6%,提灌机械总动力占农机总动力的比重达到22%,提灌机械拥有量由19.6万台发展到25.71万台,增加6.11万台,增长31.2%。从而使机械化提水能力在出现严重干旱时,达到60亿立方米,保栽保苗面积达到126.7万公顷的水平。植保机械由1.1万台1.94万千瓦,增加到3.89万台5.47万千瓦,分别增长2.54倍和2.82倍,加上半机械化植保机械,防治农作物病虫害面积由326.7万公顷次增加到646.7万公顷次,病虫害最严重年份能达到866.7万公顷次。为了适应耕地分散经营、耕牛不断减少、又要不误农时的要求,自1986年以来开始在全省范围特别是丘陵粮食主产区,大力推广了3.7千瓦以下的耕整机,到1990年耕整机的拥有量猛增到1.11万台,并且将发展为今后耕整农田的主要机械。
2. 农机装备趋向小型化、实用化。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户家庭经营的耕地规模不大,经济积累有限,既需装备农业机械,又必须考虑实用、小型和价廉,从而推动整个农业机械的装备结构向小型、实用化方向调整。在拖拉机拥有量的构成上: 1978年的8.06万台拖拉机中,大中型和小型的比例是21:79;1990年的19.06万台拖拉机中,大中型和小型的比例变成了7.9:92.1。12年间小型拖拉机净增了11.21万台。特别是适合农民购买力的3.7千瓦以下的耕整机,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在植保机械的构成中,半机械化机具增长较快,由78.4万部增至462.1万部,增加近5倍,每百户农户拥有量由3.69部增加到18.2部。小麦播种机,1978年只有0.43万台,1990年达到9万余台。2千瓦以下的微水电发电设备,每瓦投资平均2.7元,“七五”期间在盆周山区农村得到迅速发展,到1990年建成3 060座,装机容量4 400千瓦。
3. 国家、集体、农民共办机械化,以农民为主。1980年以来,农民可以根据家庭经营的需要自主购买农机,成为农机的拥有者和经营者,加上集体经营的大量农机作价卖给农户,从而使农机的所有制结构,自1982年前后的两三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民个人拥有农业机械占了主导地位。1980年全省17.36亿元农机装备中,属全民所有制的0.16亿元,属集体所有制的17.18亿元,属农户所有的0.02亿元,构成比例为0.92:98:0.12。到1990年,全省39亿元农机装备中,属全民所有的0.75亿元,属集体所有的9.9亿元,属农户所有的28.24亿元,结构比例为1.93:25.45:72.62。主要农业机械拥有量的所有制结构,全民和集体与农户所有的比例是:大中型拖拉机为14.7:85.3;小型拖拉机为1.3:98.7;农用汽车为17.66:82.34;提灌机械为58.86:41.14;农用水泵为37.7:62.5;机动脱粒机为10.7:89.3;碾米机为14.94:85.06;磨面机为68.8:31.2。

☚ (二)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发展   三、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方向 ☛
000046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