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欧洲中世纪大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欧洲中世纪大学 欧洲中世纪大学11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的发展、国际间贸易的扩大,以及社会环境的相对和平安定,西欧出现了一批中世纪大学。这是西欧封建社会思想文化生活中的一种进步现象。最早的大学于12世纪出现在当时经济力量最强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如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萨拉尔诺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等都是具有代表性且影响较大的中世纪大学。13世纪后,西欧各地不断建立一些新大学。这些大学通常是由学生和教师按照手工业行会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学生按籍贯组成“同乡会”nation,教师按所教学科组成行会性质的“教授会”(faculeas)。由于需要,这些学生团体和教师团体结合成学习与研究的“组合”(uni-versitas),即大学。到文艺复兴时,欧洲的大学已达80所。中世纪大学享有很多特权:有权设立特别法庭,实行自治;师生可免赋税及兵役;有权罢课和迁校等。大学自治有两种管理形式:以波伦亚大学为代表、由学生主管校务的“学生大学”和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由教师掌管校务的“先生大学”。中世纪大学一般分文、法、医和神学等4科。文科为大学的预备教育。学生文科结业后升入其他某一学科继续学习。课程内容自13世纪始渐趋一致。文科课程为“七艺”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等;法科课程分民法与教会法两类;医学课程有希腊的希波克拉底的著作和阿拉伯医学著作;神学课程主要是《圣经》及经院哲学家的神学著作。学生修完大学课程,经考试及格,可获硕士或博士学位(二者唯一区别为是否公开考试),并统称为教授。当时大学没有固定的年限,一般为3—7年。大学以拉丁语为教学语言。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演、背诵和辩论。中世纪大学的出现,促进了欧洲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近代欧美的大学多受其影响,有的则直接由中世纪大学发展而成。 ☚ 行会教育 公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