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时间偏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时间偏好time preference

是指人们宁愿要“现货” (目前就能使用的商品),而不愿要 “期货” (预期在将来的某个时间可以获得的商品)。时间偏好的社会率、个人时间偏好安排相互作用的结果,将决定并且等于一个社会的纯利率。时间偏好作为一个概念,并且作为一个解释利息的基础,是奥地利学派的一个显著特征。现代利息理论把时间偏好当做解释利息的一个次要因素,认为只有消费贷款利率和消费者储蓄的供给是由时间偏好决定的。

时间偏好

时间偏好Time Preference

时间偏好是这样一种认识,即由于满足生活和健康的即时需要是满足遥远的将来需要的必要的先决条件,因而人们宁愿要现货 (目前就能使用的商品) 而不愿要期货 (预期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将可能得到的商品)。时间偏好的提出并形成主要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由美国的费雪 (Irving Fisher 1867~1947) 和奥地利的庞巴维克 (B⍥hm-Bawerk1851~1914)。时间偏好分为正负两种,前者指对目前收入和消费的评价高于未来,只有用大量的未来收入才愿意交换较少量的目前收入和消费; 后者则愿以较多的目前收入和消费交换较少量的未来收入和消费。时间偏好理论认为,一个正的时间偏好率是人类本性的基本特征。这是因为: 第一,目前与将来在实际上和心理上都是有差别的,有人是由于目前急需消费,有人是由于对未来估计不足,因为未来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人们更偏好目前消费; 第二,目前的商品在技术上比将来的商品优越。即如果将目前收入拿去投资,就可以获取更多收入,所以目前的收入更为重要。由于人们都具有 “正的时间偏好”,因此放弃眼前收入就是一种牺牲,这种牺牲的程度,是决定利率的主要因素。一方面,牺牲目前消费构成储蓄的供给,所以决定储蓄供给的因素是“自愿节欲”的程度,而“自愿”的程度又取决于“时间偏好” 的程度; 另一方面,要进行投资的人产生对储蓄的需求,也同样是因为估计到目前的资金可能变成较多的未来资金,因而愿意支付一定的利息给自愿节欲者。这两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利率水平。所以依照时间偏好的观点,利率是 “节欲”者转让给投资者的资金的价格。
〖参〗 时间贴水

☚ 时间贴水   快乐型消费需求 ☛
时间偏好

时间偏好time preference

指个人认为现期一个单位的货币收入所产生的价值 (或效用) 与下期相比要偏高,它可以用年率r来表示,若令Yt+1代表明年的单位货币收入的价值,则它的现值可表示为:

Yt=(Yt+1)/(1+r)


显然,如欲拉平t期与(t+1) 期货币收入的价值,则Yt+1=Yt(1+r)这一条件必须满足。这样,个人对在下期中得到Yt+1与在本期中得到Yt的效用比较才是一样的。
西方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在市场利率i已知的情况下,个人可以根据时间偏好率与利率的横向比较,确定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 (即储蓄) 之间的分割比例。具体地说,当i>r时,放弃本期一单位货币的消费,将之贷出,一年后可得到(1+i)单位的货币收入,它高于(1+r),即高于按时间偏好率对放弃本期消费所作的补偿。这样,决定本期储蓄或未来消费的个人就成了资金供给者。反之,当i
☚ 资本积累   社会时间偏好率 ☛
0000021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3:5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