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业布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有:
(1) 自然条件
是指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光照、气温、降水、地形、水文、土壤和生物等自然要素的总和。各要素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构成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体,所以它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一个经常的、必要的、永久的条件,是生产地域分工的基础和形成各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它深刻地影响着农业布局。在诸多影响农业布局的自然因素中,尤以农、热、水、土等资源对农业生产和农业布局的影响最为显著。
(2) 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的含义很广,但从对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来说,主要指历史条件、工业和交通条件。
历史条件: 是指各地区农业生产布局的历史遗产。历史条件是现实农业发展的基础,是人们改造农业生产布局不可回避的制约因素。
劳动力条件: 是指农村常住人口中达到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具体状况。有必要指出: 目前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界限并不清楚。
工业条件: 农业与工业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经济联系,两者的生产活动互为基础,互为补充。从工业生产对农业生产的决定性来说,工业生产决定着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生产规模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
交通条件: 是指运输业的部门结构、运输方式和综合运网的运输能力,以及对农产品运输特点的适应情况等。
(3) 技术条件
技术是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的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包括知识经验等精神范畴的部分和工具、装备等物质方面的内容。自然条件提供生产布局的可能性,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生产布局的方向,技术则使布局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农业技术的进步,必然推动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管理的改进,推动农业专门化生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