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蒸发量和干湿状况
1.蒸发量。全省年平均蒸发量为1 100~2 000毫米,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平原、丘陵多,山区少。沿淮淮北在1 600~2 000毫米之间,利辛达2 018.6毫米;江淮之间大部地区为1 400~1 600毫米,大别山区1 300~1 400毫米;沿江东部及江南东北部1 400~1 600毫米,安庆以西为1 600~1 800毫米;皖南山区在1 400毫米以下,黄山仅1 120.7毫米。蒸发量的年际变化较降水量要稳定得多。年内变化则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夏季多,冬季少,尤以1月为最少,大部地区春季多于秋季。
2.干湿状况。一个地方干湿状况,可以通过干燥度的大小来确定。全省年干燥度指数(K)南小北大。K=1的等值线基本上平行于淮河而略偏南。淮河以北K≥1,属半湿润地区;淮河以南K<1,属湿润地区,其中江淮之间K值大都在0.9~1.0,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在0.6~0.7,是全省最湿润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