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 菌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 菌类

(三) 菌类

1.引进和制种。1957年, 市农业试验站食用菌小组获得双孢菇孢子分离的纯菌种。1961年, 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从丹麦引进一个蘑菇品种。1984年,食用菌研究所从美国ATCC引进杂交蘑菇菌株, 编号为“152”。经4年试验, 该菌株产量高, 比生产上的高产菌株 “101” 和 “176”, 增产约10%~13.6%。
1972年, 食用菌所开展了对香菇的引进和鉴定试验, 从收集的13个香菇菌株中经过比较试验, 选出04、E、11、02、01共5个菌株。1974年引进5个日本香菇菌株,编号“7401”、“7402”、“7403”、“7404”、“7405”,与广东、云南、安徽、江西等省的4个单位联合进行区域性试验。经过3年试验,选出“7402”和“7405”分属于中温型和高温型香菇菌种。“7402”香菇菌种在上海自然条件下采用木屑栽培,表现出菇早、菇形圆正、大小适中、菇柄较细,每平方米产量13.5千克左右。1978年以后,“7402”正式在上海和全国推广。1989年,食用菌所选育的香菇新菌株“82-2”和“沪农1号”,通过成果鉴定。“沪农1号”适宜段木栽培,产量高、质量优、出菇率达80%以上,而且花菇近20%。“82-2”适宜木屑栽培,是一个出菇温度范围较广的早熟菌种。
1960年,市农科院从杨梅树上采得灵芝菌种,用瓶栽方法培养出子实体。经有关医院对所产灵芝进行毒性、药理试验及初步疗效观察,初步明确灵芝无毒、具镇静效果。1974年,食用菌所在黄山茶林场进行段木栽培灵芝试验,每50千克段木产干灵芝1.25千克,所产灵芝最大者直径0.8厘米。
2.栽培技术。1957年,上海农业试验站首次进行以猪、牛、羊、鸡、鸭、兔等粪肥代替马粪种植蘑菇,获得成功。1959年9月—1960年6月,市农科院食用菌所进行了多种畜禽粪与木屑混合代替马粪的试验,结果牛、鸭、兔、鸡粪出菇比马粪早14~15天。70年代初,嘉定县南翔公社采用河泥代替粪草栽培蘑菇成功并用于生产。1983年,无粪合成料代替草料栽培蘑菇新技术通过鉴定。
1957年,上海市农业试验站食用菌小组开始进行锯木屑代替原木栽培香菇。1960年,木屑栽培香菇的试验初步获得成功,并选出“7402”品种为适宜木屑栽培的高产良种,在上海郊区全面推广。1983年,食用菌研究所又研究成功用聚丙烯塑料袋代替玻璃瓶制种、栽培香菇的技术,栽培种的成功率可达90%左右。这项技术不仅在郊区广泛应用,而且在全国广泛应用。

☚ (二) 蔬菜   (四)畜牧业 ☛
0000992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