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蚕桑与养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蚕桑与养蜂

(三)蚕桑与养蜂

1.蚕桑
(1)桑树。新疆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古“丝绸之路”穿越新疆,很早以前这里的人民就栽桑养蚕。据考古发掘,几千年前,人们就穿着丝织品。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四年(1878年),新疆全省有桑树80.6万株,民国31年(1942年)增至464万株。宣统三年(1911年)南疆产茧和丝350吨。民国5年(1916年)产茧2 640吨。1949年,新疆全省保留桑树400万株左右。1955年,自治区农业厅组织桑树资源调查,有845万株。树龄一般为二三十年,株产叶量7.5~10公斤,春季产叶约6.3万吨。1959年调查有桑树980万株。60年代农村进行土地规划,大量桑树被挖掘,到1963年,全疆桑树减少为516.9万株,比1959年减少65%。
1980年,自治区总结栽桑经验,改片栽桑为农、毛渠栽桑,并进行投资,加速桑树发展。1981—1985年间,每年平均栽桑700万株以上。1985年,原有老桑树和新中国成立后新植桑保存数计4 400万株。1986—1992年间,每年平均栽桑1 500余万株,1995年全疆桑树保存数达1.6亿株。
(2)养蚕。1949年,新疆产蚕茧500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提出大力发展蚕丝生产,新疆制定了“提高蚕茧单产与扩大发种量并重”的方针,充分利用老桑树养蚕,1955年发蚕种7.15万盒(盒卵量13克,下同),总产茧量745吨。1959年发种23.62万盒,盒产9公斤,总产茧量增至2 100吨。此后蚕茧生产下滑,1962年总产茧量下降到820吨。1963年,自治区农业厅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采取了“控制发种量,以提高单产为主”的措施,1967年蚕茧总产量一度恢复到1 430吨,盒产14公斤。1973—1980年,由于蚕茧价格每50公斤一直在136~162元之间,农民养蚕积极性不高,年产茧量长期徘徊在570~765吨的低水平。1980年产茧量下降到720吨。
1980年以后,养蚕生产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蚕茧产量开始回升。1983—1985年,全疆年发蚕种5万~6万盒,盒产16~18公斤,总产茧量940~950吨。1989年,国家调高茧价,每50公斤茧405元,年发蚕种9.09万盒,其中秋蚕1.94万盒,年平均盒产20公斤,总产茧量1 824.27吨。1992年发蚕种22.3万盒,其中秋蚕8. 6万盒,占全年发种量的38. 57%,平均盒产18. 74公斤,总产茧量4 180吨。1995年产茧量5 517吨,占全国的0. 70%,其中和田地区占全疆的83%。
2. 养蜂
。新疆养蜂历史悠久。据《昆仑采玉录》文史笔记: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哈密回部首领额贝都拉 ·伯克向皇帝进献哈密瓜,将哈密瓜浸放于蜂蜜中使其保鲜。1910—1912年间,由俄罗斯族从帝俄带进黑蜂(高加索蜂,下同),在伊犁河谷的巩留、新源、伊宁和阿勒泰等地饲养。
1949年全疆养蜂约2 000箱,产蜜40吨。1957年,养蜂910箱,产蜜205吨。1959—1960年,从外省调进蜜蜂8 000余箱,扩大新区养蜂生产。1965年,养蜂范围由伊犁地区扩大到南北疆40个县市,蜂群达到3.4万箱,产商品蜜870吨,比1957年蜂群增加2. 73倍,商品蜜增长3. 37倍。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养蜂生产处于混乱状态。据1973年统计,蜜蜂2. 13万箱,产蜜799吨。1975—1977年,自治区供销社果品公司发放30万元贷款扶持养蜂生产,加强养蜂生产管理,供应蜂种,培训人员,解决蜜蜂安全越冬等问题。1978年蜜蜂达到3.4万箱,产蜜1 105吨。1980年达到3.9万箱,产蜜1 249吨。1981年,蜂蜜一度出现滞销。1981—1985年,年产蜂蜜1 000吨左右,1986—1990年增至年产蜜1 400吨上下。1995年全疆养蜂3.8万箱,产蜜1 714吨。

☚ (二)畜产品产量   (四)畜牧业产值 ☛
0002116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