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蔬菜
60年代以前,辽宁蔬菜除夏秋菜的部分品种外,晚秋、冬及早春主要依靠南方调入,产销不能平衡。到70年代末期播种面积只有20万公顷左右,总产600多万吨。进入80年代以来,蔬菜栽培高产品种出现,地膜覆盖技术推广应用,产销由计划体制转轨进入市场,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蔬菜保护地迅猛发展,使辽宁的蔬菜生产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变化:
❶蔬菜播种面积由1985年的21万公顷发展到1997年35.3万公顷,其中保护地蔬菜面积由1985的0.36万公顷发展到9.3万公顷,已覆盖全省74个县(市、区),1 000个左右乡镇,1万多个村。占我国北方的1/4,蔬菜覆膜面积8万公顷。
❷蔬菜单产大幅提高。1978年每公顷蔬菜产量为29 340公斤,到1997年增加到42 135公斤,增长了43.6%。
❸蔬菜供应除品种调剂外,总量上已自给有余,总产量由1979年的609万吨提高到1 500万吨,蔬菜年外销量已达400多万吨,全省人均占有蔬菜总量由1979年的100公斤提高到392公斤。
❹蔬菜生产由城郊型发展到农区型,特别是沈大高速公路、101和102线公路沿线35个县区的蔬菜保护地生产发展尤为迅速。蔬菜的发展已成为农区的重要致富产业。
❺形成门类齐全的蔬菜品系,包括传统的和新开发、引进的品种,现在全省蔬菜共形成10大类、36个种类、545个品种,较好地满足了消费需要。
❻蔬菜生产结构得到很大优化。覆膜、大棚蔬菜占蔬菜总面积的22.6%,其中大部分是鲜细菜,反季节蔬菜已占相当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