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草场退化
草场退化,全区普遍存在,不仅表现在产草量方面,而且表现在优良牧草减少,杂类草、厌食草、不食草和毒害草增多。全区天然草场单位面积产草量80年代比50年代减少20%~40%。其中,巩乃斯种羊场草场产草量下降50%以上,阿勒泰地区平原荒漠草场下降23%~36%,塔城地区1984年退化草场占总面积的44. 5%,阿克苏地区大、小尤勒都斯盆地退化草场面积达37. 63万公顷,占该区可利用草场面积的48.2%。
山区草场退化现象在以牧为主的地区表现突出,如阿尔泰山地草原和草甸草场80年代较50年代产草量下降40%~43%,准噶尔西部山区草场下降11.3%~42.5%。
由于草场退化,牲畜靠天然草场放牧饲养条件下的 “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状况,已变为 “夏不饱,秋不肥,入冬就抗灾,冬春靠补饲保畜命”的状况,牲畜个体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