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落实推广计划
一是“北京市农业技术重点示范推广计划”。该计划由市政府农林办公室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从1981年开始实行,到1995年累计推广先进适用科技686项。
二是“星火计划”。根据国家科委组织实施旨在把科学技术送往农村,为振兴农村经济服务的“星火计划”精神,1986年5月,市政府批准了市科委和市农办制定的《“星火计划”纲要》。《纲要》要求在三五年内,大力组织开发和推广10项农业系统工程;抓好100个技术先进、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高的示范乡镇企业;组织1 000名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流向农村;培养1万名农村技术骨干。在第一期计划完成后又继而实施“双十、百、千、万”“星火计划”。到1995年,全市累计实施“星火计划”项目1 842项,覆盖了郊区95%以上的乡(镇)。总投资15亿多元,累计新增产值100.5亿元,新增利税20亿元,节、创汇1.2亿美元,开发新产品、新技术2 200多种,形成6个亿元星火科技先导型企业。
三是“丰收计划”。1987年,农牧渔业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丰收计划项目”,旨在把现有成熟的适用的新技术、新成果进行组装配套综合在大范围、大面积上推广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北京市从1987年承担丰收项目。
表7-2-2 1990—1995年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名录
颁奖年份 | 受奖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单位 |
1990 | 1.京郊小麦定位系统观测的研究与推广 2.夏播紧凑型玉米掖单号及配套栽培技术推广 3.奶牛围产期饲养管理技术推广 4.规模猪场母猪高床和笼产仔及仔猪网上培育新工艺 推广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小麦栽培课题组等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 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奶牛处等 顺义县畜牧集团公司等 |
1991 | 1.夏玉米简化栽培综合技术的应用推广 2.大白菜早、 中、 晚熟配套品种的推广 3.京郊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及综合配套技术开发 4.仔猪早期断奶配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5.北京市郊区渔场亩产500公斤的综合技术推广 6.农机检测节能技术推广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玉米栽培组等 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等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 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畜牧处 北京市水产总公司生产处等 北京市农机总公司农机化管理处等 |
1992 | 1.京郊小麦第六次更换品种的筛选应用与推广 2.北京地区小麦高产技术体系的示范推广 3.稻麦两茬高产配套技术推广 4.果园管道喷药技术的推广应用 5.夏玉米种植机械化技术推广 6.橡胶坝的推广应用 | 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等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等 通县农村经济委员会等 顺义县林业局 北京市农机总公司管理处等 北京市水利局等 |
1993 | 1.小麦计算机模式栽培系统推广应用 2.京郊农户贮粮害虫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 3.通县两茬平播综合高产配套技术推广 4.以可利用氨基酸含量指标配制蛋鸡平衡日粮技术的 推广应用 | 北京市农工商联合总公司生产处等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等 通县农业局等 北京市华都集团总公司科技处等 |
5.喷灌技术推广 | 北京市农村水电技术服务站等 |
1994 | 1.同工酶电泳技术检验杂交玉米种子纯度成果推广 2.奶牛细管冷冻精液人工授精配套技术推广 3.切花月季引种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推广 | 北京市种子管理站 北京市奶牛中心等 北京市环境优美服务公司 |
(续)颁奖年份 | 受奖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单位 | 1994 | 4.桃树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 5.农机农艺结合小麦高严模式的形成和推广 6.菜田多井联网自控低压管道灌溉技术推广 | 平谷县果品办公室 通县农村经济委员会等 丰台区水利局等 | 1995 | 1.冬小麦新品种“京411”的推广 2.猕猴桃商品基地建设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 3.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灭活苗与新城疫苗的研制推广 4.农田灌溉低压输水管道化技术的推广 | 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等 房山区农业委员会等 北京市畜牧兽医站 大兴县水利局 |
|
“丰收计划”项目的实施,对提高农牧渔业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加速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如1991—1992年实施的“建立示范网络推广小麦先进技术”项目,采用了小麦叶龄指标促控法、小麦简化栽培技术、植物营养平衡诊断与调节技术等8项科技成果,提高了小麦的综合生产能力。1992年全市小麦单产达357.8公斤,比项目实施前增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