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太和城遗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太和城遗址

太和城遗址

唐代南诏国都城遗址。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太和村西山坡上。城址西窄东宽,已发现的南、北城墙皆由垒土夯筑成。北城墙西起佛顶峰台坡,东至洱海之滨,长3225米,最高处约3米。南城墙是西起点苍山五指峰麓,东到洱边村,长约3350米。据唐樊绰《蛮书》记载:太和城“苍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由于苍山溪流的冲刷,城内已无明显的建筑遗迹,唯一的土台基(在佛顶寺)被传为是南诏避暑宫的基址。城内遗物有“南诏德化碑” (见“南诏德化碑”条目),具有南诏地方特色的各种陶片和有文字的瓦当等。其中南诏德化碑是研究南诏历史的珍贵资料。太和城是南诏政权建立后的第一座都城。1961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诏”,唐代以乌蛮为主体,包括白蛮等族建立的奴隶制地方政权,全盛时辖有今云南全部、贵州西部和四川南部等地。历传十三王,十王受唐册封,与唐交流密切。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被贵族郑买嗣所灭。

☚ 元谋猿人遗址   建筑 ☛
太和城遗址

太和城遗址

位于大理市北8公里太和村西面的山坡上。737年(唐开元二十五年),南诏王皮罗阁攻占此城以后,在原有基础上重加修建,并迁都于此,城址周10余里。到8世纪末,南诏王异牟寻自此迁都阳直咩城,前后60余年。遗址中现存南北两道夯土城墙。南城墙西端从点苍山五指峰麓向东延伸1.5公里,北城墙西端从佛顶峰向东延伸2公里。西部佛顶峰上有古城金刚城,建于747年(唐天宝六年)。
遗址中尚有766年(唐大历元年)所立《南诏德化碑》,碑高3.02米、宽2.27米,厚约半米,为云南现存最大的一块石碑。碑文正文3800余字,记叙天宝战争的原委,详尽细致,多有新旧《唐书》所未载及的内容。碑文中的记述,从一个侧面反映南诏的内部建置改革、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养马、纺织、采矿及温泉治病等情况,为后人研究南诏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碑文还记述了南诏与唐、吐蕃的关系等,为研究南诏与唐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正文句式骈散交替,灵活自如,警句时现,为唐代滇文中的上乘作品。《南诏德化碑》建立后第28年,南诏重归于唐,这是西南历史上的重要转折。1961年3月该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南诏铁柱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 ☛

太和城遗址

太和城亦名大和城。南诏国早期王都。位于云南省大理县城七点五公里太和村西侧。唐开元二十五年皮逻阁定都于此。城周十余里,今洱海苍山间残存其北城墙约二公里,南城墙约一公里。衰废于元代。遗址中皮逻阁晚年所立《德化碑》叙述了唐与南诏友好的关系。遗址对研究南诏史有重要价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3: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