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雜著
【題 解】
孟子雜著作者李恒老(一七九二—一八六八),字而述,號華西,本貫碧珍。一八〇八年中過漢城試,發現科舉之弊,遂放棄仕途,致力學問及培養後學。一八四〇年曾薦舉為學行,不就。一八六四年入仕,歷任掌苑署别提、全羅道都事、工曹參判等職,任經筵官時因反對大院君的政策而受其排斥,退而專念學問,鬱鬱以終。他是朝鮮末期著名的性理學家,繼承了朝鮮性理學中最保守的傳統,是華西學派的宗師。認為儒教的道統乃是由孔子而朱子而宋子(宋時烈),在學問方面則宗主朱子,在義理方面則憲章宋子。同弟子一起研究朱熹著作,編撰朱子大全答疑輯補;模倣朱子依春秋大義撰寫通鑑綱目,用綱目體融合中國歷史與韓國歷史而撰寫宋元華東史合編綱目。曾在四十歲時設‘鄉飲酒禮’以振作士風。主張主理論及二元論的宇宙論,堅守尊王攘夷大義,培養出不少‘斥邪衛正’和‘倡議護國’的核心人物,如金平默、柳重教、崔益鉉、柳麟錫等。現傳有文集華西集十一卷三册,本書收録於卷二十一至卷二十四,包括孟子雜録、性善説、養氣説、制民之産説、浩然章疑義等部分,引用程子、蘭溪范氏等説加以辨釋,時有自己的見解。(洪順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