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2_415告子 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2_415告子 下

【告子

人有問。
按:上篇申言仁義與智,而不言禮,故此篇首言禮,下章曹交之問亦多禮底意。人此問,似有重禮之意,而許氏以為異端之徒,棄禮蔑法,未知何所據也。以下章季任事觀之,則為知禮之國也,此人恐亦尚禮之人,而許氏攻之過情。
公孫丑小弁
按:承上章言孝。
‘不可磯’注:磯,水激石。
按:謂水激之石也。磯,比母之小過;水,比子。不可磯,言子不容母之小過,猶水不容磯之小激。人多疑此。愚答曰:諺釋曰,‘磯 猶曰磯 。’問者始解。○按:小注皆以‘小弁之怨’謂與不同。愚恐與不同,只在聖賢有迹無迹之間而已,不可謂其怨有害理也。小弁所謂‘君子秉心,惟其忍之’等語,非宜臼之自作,乃其傅之所作,則雖有些怨親之意,而不害為宜臼之怨,怨不在親。若曰宜臼之怨有過而不同於,則夫子所謂‘怨而不怒’,奚取於此詩?而孟子亦何故取之慕而喻小弁之怨乎?
章下注小注陳氏曰。止。
問:陳氏以喘息呼吸推言未生時,竊想此句指一體而分以後而言,如咋指心動之類,此一氣相通處。説文勢似倒。
大山曰:是。
當親而疏。
按:此句指父之疏子而言,如是看文理似順。或曰:慮或‘當親而疏’,故‘怨慕號天’。如是説則文理似不順。
孟子止不役志于享。
按:不役志,蓋言致享者不用心於享。或曰:‘雖享而曰不享,以受享之君子不役志于享。’不曰‘用志’,而曰‘役志’,則或説似是。下句‘不成享’,方指致享者之不用心。
淳于髡止曰仁也。
按:出處之合於道,不曰義而曰仁者,以淳于髡所問以仁而疑不仁故也。
問:第二篇言不從而願學孔子,又言其‘隘與不恭’,而於此皆許以仁而喻己之出處,何也?
誨曰:學則當學極底聖人,故舍三子而必學孔子。至於出處要歸於潔其身以全此心,而彼三子亦如此,故引而為喻者此也。
五霸者
按:此章雖主五霸而言,而歸宿在於責今之大夫,與下章論事君之道,意義相貫。林氏之結以今大夫之罪,恐亦以此。
欲使慎子止引其君以當道。
按:當,是‘當仁’之‘當’,言擔當為己任。或曰引君以當然之道。
君子不諒。
按:此以上言異道,此以下言吾道,而置此章於中者,蓋明闢異反正之道,專由於信也。
欲使樂正子
按:集注以此三者為樂正子所短。見樂正子平公問答,則可謂有知慮聞識。而此云爾者,以其短於時人所尚故耶?觀其從子敖則强,則果短。
人將曰:訑訑。
沙溪曰:‘“人將曰”之“人”,指不好善之人,非他人也。’張谿谷曰:‘但若然,則人字、曰字皆不妥帖。好善、不好善之人,皆指上之人,好善則四海之内如彼,不好善則人將曰如此云爾。若以人字為不好善之人,則上下文勢不成説話。其間著則字,可乎?且曰字不當在人字下,而當在‘訑訑’之下矣。愚謂谿谷説似是。本文之聲音顔色四字,集注貌之一字,皆以他人所知上説。
陳子曰。
按:不曰‘其次’,而曰‘其下’,蓋所受公養出於不得已,而非出處之正,故不曰‘次’而曰‘下’,已有貶底意。且釋公養之仕而不言孔子之於孝公,恐以孔子之受必不如是之窮且迫,而其不為出處之正之意在其中也。
發於畎畝止動心忍性。胡氏曰:不動心處當貴。
按:動字以竦動、警動言之,而胡氏以‘不動心’言之,恐未然。
人恒過。
按:此人字恐可謂中人以上,而小注輔氏以‘傅説’以下皆謂上智,恐似過當。

☚ 12_414告子 上   12_416盡心 上 ☛
0000315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