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大豆黄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大豆黄卷

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大豆卷、黄卷皮、豆卷。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ax(L.)Merr. 的黑色种子发芽后晒干而成。甘,平。入脾、胃经。清暑解表,分利湿热。治暑湿感冒,湿温初起,汗少,胸脘痞闷,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湿痹,骨节烦疼。煎服: 9~15g。本品含大豆苷、苷元为大豆皂醇的糖苷、染料木苷等及天门冬酰胺、胆碱、黄嘌呤、次黄嘌呤、无机盐等。

大豆黄卷dà dòu huáng juǎn

《本草纲目》谷部第24卷大豆黄卷(14)。药名。
【基原】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的种子(黑大豆)发芽后晒干而成。
【别名】大豆卷(《本草经集注》),大豆蘖、黄卷(崔禹锡《食经》),卷蘖(《食疗本草》),黄卷皮(《本草图经》),豆蘖(《本草纲目》),豆黄卷(《长沙药解》),菽蘖(《本经疏证》)。
【性味】甘,平。
❶《本经》:“味甘,平。”
❷崔禹锡《食经》:“味苦,性温。”
【归经】入脾、胃经。
❶《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气分。”
❷《要药分剂》:“入胃经。”
❸《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用主治】清解表邪,分利湿热。治湿温初起,湿热不化汗少,胸痞,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湿痹,筋挛,骨节烦痛。
❶《本经》:“主湿痹,筋挛,膝痛。”
❷《别录》:“五藏(一作“五藏不足”),胃气结积,益气,止毒(一作“止痛”)。去黑皯,润泽皮毛。”
❸《食疗本草》:“破妇人恶血。”
❹《中药志》:“发表利湿。治湿热内蕴,汗少,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捣汁或入散剂。

大豆黄卷dàdòuhuánɡjuǎn

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大豆卷、豆卷。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 max ( L. ) Merr. 的种子(黑大豆) 发芽后晒干而成。甘, 平。入脾、胃经。清解表邪, 分利湿热。治暑湿感冒,湿温初起汗少, 胸脘痞闷, 小便不利, 水肿, 湿痹。煎服: 9 ~ 15 克。本品含天冬酰胺、胆碱、黄嘌呤、次黄嘌呤以及无机盐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