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基地建设成效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基地建设成效

(三)基地建设成效

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在强化畜牧业物质技术基础,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畜牧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1.提高了生产水平,推动了规模经营。据统计,全省43个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1990年生猪存栏977万头,占全省的55%,出栏生猪1 083万头,占全省的56%,其中出栏瘦肉型猪532万头,占基地县出栏猪总量的50%,占全省瘦肉型猪出栏总量的84%。与基地建设前一年相比,出栏猪增长114%,瘦肉型猪出栏增长4倍。10个商品牛基地,1990年存栏牛80.7万头,出栏19.8万头,分别比基地建设前一年增长55%和125%。11个羊基地,1990年存栏羊640万只,出栏羊58.5万只,分别比基地建设前一年增长1.5倍和1.8倍。1990年,全省瘦肉型猪基地县的专业户发展到2.7万户,出栏生猪37.3万头,占基地县生猪出栏量的3.4%。牛基地县的专业户发展到6 927户,出栏牛2.9万头,占基地县出栏量的15%。羊基地县的专业户发展到13 947户,出栏羊39.3万只,占基地县出栏量的6.8%。
2.促进了资源增值,提高了经济效益。据统计1990年瘦肉猪基地县生猪出栏率达117%,比基地建设前一年提高12个百分点,瘦肉型猪瘦肉率比本地猪提高12个百分点,饲养周期较本地猪缩短30天,料肉比由1:3.4降为1:2.9较本地猪降低0.5左右。再加上产品加工增值和销价提高,一般一头瘦肉型猪较本地猪增加收入20—30元,瘦肉型猪基地县每年多增收入2亿多元。牛羊基地县也都重视了畜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改变了单纯出售原料的现状,提高了资源转化增值能力,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东平县1988年被国家确定为肉牛商品基地县,3年出栏商品牛3万头,创收3 552万元,纯收入1 184万元,实现加工增值约232万元,增加的税收178万元。
3.增加了有效供给, 适应了市场需求。1990年,全省商品猪基地县外调生猪462万头,占出栏猪的43%;外调商品瘦肉型猪314万头, 占外调猪总量的67%。瘦肉型猪及产品一直是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抢手货,产品除供给省内市场外,还远销东北三省和京津沪等大城市。牛、羊基地县也都结合市场需求特点,大搞畜产品深层次开发,增加花色品种,生产的畜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打入国际市场的数量越来越多。1990年3个活牛出口基地县共出口活牛500头, 占全省肉牛出口量的8%。海阳县1986年底被确定为活牛出口基地,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于1988年正式出口日本活牛36头,获得了我国对日出口活牛首次成功,到1990年底已累计出口600多头,不仅为国家创了外汇,争得了荣誉,而且也为下一步牛肉大批量出口日本奠定了良好基础。8个山羊板皮出口基地,1990年为外贸提供山羊板皮64万张, 占全省外贸收购总量的64%,而且质量也大大好于一般县。

表4-4-13 畜产品商品基地分布表

基地类型数量分 布 县 市 区
一、 商品猪40章丘、长清、历城、胶州、胶南、滕
州、平度、莱西、临淄、莱州、莱阳、诸
城、安丘、寿光、高密、五莲、青州、昌
乐、曲阜、邹县、泅水、莱芜、新泰、肥
城、宁阳、东平、泰安郊区、文登、日
照、陵县、阳谷、郯城、沂水、沂南、莒
县、蒙阴、平邑、费县、临朐、莒南。
二、 商品牛10诸城、加祥、梁山、东平、东阿、菏
泽市、单县、曹县、汶上海阳。
三、 羊11聊城市、莘县、冠县、单县、巨野、
郓城、鄄城、滕州、金乡、乐陵。
四、 兔1菏泽市
五、 貂3胶州、荣成、日照
六、 蜂3临朐、泰安郊区、沂水
七、 蛋鸡2长岛、寿光
☚ (二)基地现状   四、畜牧业发展经验 ☛

(三)基地建设成效

(三)基地建设成效

通过农业商品基地建设,基地县的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现已发挥效益。据统计,共利用基地投资建设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乡镇农技综合服务站17个,建筑面积6 200平方米;新建和配套完善了2个县种子公司,建筑面积1 820平方米,修建种子库5 430平方米;建设种子基地633公顷,购置农业机械100余台件。基地建设还大大改善了基地县的农田水利条件,新建排灌站1座,打机井100余眼,修建排灌沟渠55公里,扩大灌溉面积2 333公顷,改造中低产田5 533公顷。
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和大力推广农业技术,大大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初步实现了原定目标,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还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既壮大了自身实力,又为全自治区粮食生产上新台阶发挥了骨干、示范和带头作用。主要表现在:
1.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基地县的粮食生产发展速度高于全自治区水平,个别年份受自然灾害影响,全自治区粮食减产较多时,基地县的粮食仍有增加或减幅很小。1994年,商品粮基地县的粮食播种面积9.53万公顷,占全自治区的13%;粮食产量为55万吨,占全自治区的27.4%;提供商品粮34.8万吨,粮食商品率达63%,比建设初期有了很大的增长。
2.粮食生产水平处于全自治区领先地位。基地县通过大力推广科学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培训农技人员,大大提高了单产和劳动生产率。按播种面积计算,1994年商品粮基地县的粮食平均亩产为385公斤,比灌区平均水平高36公斤,高9.35%。
3.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迅速。实践证明,粮食商品基地建设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优质大米基地在灌区永宁、青铜峡建成1.07万公顷的基地,主要推广秀优57、宁粳7号、秋光等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到1990年,基地水稻产量达到2.4亿公斤。面积10公顷的优质枸杞基地,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逐年提高,80%以上达到出口标准。此外,还建成优质苹果基地1 530多公顷,改造低产果园面积6 000公顷;建成优质啤酒大麦基地8 530多公顷,1992年生产能力达到3 840万公斤;开发优质白豌豆生产基地1.3万多公顷,年生产能力800多万公斤,年出口量200万公斤左右。

☚ (二)基地建设历程   四、基本经验 ☛
000285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