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地貌地形分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地貌地形分类

(三)地貌地形分类

四川地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秦巴山地之间,土地类型多样,门类齐全,差异悬殊,发展农业条件优越。
1.平原(亦称平坝)。属坡度小于7度,相对高差小于20米,海拔高度小于3 000米的平坦地面。全省平原面积占幅员总面积的7.85%。其中成都市、德阳市、自贡市平原分布比较多,分别占该市幅员面积的51%、49.6%、34.3%。县(市、区)中,平原面积占该区幅员总面积50%—90%的,有成都市的金牛区、青羊区、成华区、锦江区、郫县、新都、温江、青白江区、崇庆、新津、龙泉驿等县区,重庆市的双桥子区,绵阳市市中区,内江市的隆昌县,自贡市的贡井区等;平原面积占幅员总面积30%—50%的,有36个县(市、区)。根据平原成因和分布的地貌部位,大体可以分为3种:
❶以成都平原为主体的冲积扇平原;
❷各大河流两侧的冲积阶地平原;
❸发育于丘陵体之间的沟谷平原。此外,还有少量湖积平原、喀斯特平原。
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龙泉山和龙门山之间。是岷江、石亭江、绵远河、西河、南江等河流的山前冲洪积扇联合而成的冲洪积平原,面积近万平方公里。地表平坦,土壤肥沃,水系密集,排灌方便,地下堆积物结构疏松,有丰富的地下水。对发展种植业和渔业十分有利,有“天府之国”美称,一直是四川省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除成都平原外,在山区主河和支流汇合处,常常形成冲积扇平原,虽然面积不大,但因地表平坦,土壤肥沃,是山区发展种植业的重要基地。
阶地平原,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流域的阆中、南部、蓬安、南充等县,涪江流域的江油、绵阳、射洪、潼南、遂宁等市县,长江沿岸的南溪、江安、纳溪、泸州、江津等县,岷江下游的犍为县,以及沱江流域的资阳、简阳、资中、内江、富顺等县;还有安宁河谷平原等。
沟谷平原,又称丘间平坝。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和南部的丘陵地带,尤其是低丘陵区。它是从丘陵体上侵蚀冲刷下来的泥砂,在丘体间的老冲沟或坳沟中堆积形成沟谷平原,是丘陵区耕地比较集中的地貌类型。
此外,还有黔江地区的秀山、龙潭、梅江等平原,是由喀斯特作用和断陷作用形成的溶积平原。在雷波、盐源、西昌县境内,尚有小面积湖滨平原。
不论冲洪积扇平原、阶地平原或沟谷平原,因地表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且热量充分,是四川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城镇建设的基地。
2. 台地。其海拔小于3 000米,相对高度小于20米。全省台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58%。一般作零散分布,面积较小。只有成都市的双流、蒲江和乐山市的眉山县,分布较多。据其成因,台地又分为水平岩层形成的构造台地,分布在盆地中部的三台县和川东的璧山县境内;次为河流高阶地和冲洪积扇高阶地, 一般面积小,分布零散,除各大河流沿岸断续分布外,山区河流主支流交汇处多见。
台地因地表较平坦,有一定厚度的土层利于土壤发育,加之海拔不高,台面的海拔高度小于3 000米,热量较充分,是发展种植业比较有利的土类,同时是山区经济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但由于台地孤立分散,且有台坎相隔,给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带来困难。
3. 低丘陵。其海拔小于3 000米,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又称浅丘陵。全省低丘陵占总面积的5.35%。主要分布于盆地中部的内江、遂宁、自贡、重庆等地市所辖各县。其中内江市分布最广,占全市幅员总面积的42%。县(区)低丘陵面积占幅员总面积在50%以上的有:内江市的市中区、资阳、资中、内江县,乐山市的井研县,自贡市的大安、自流井区,遂宁市的蓬溪县等;占幅员总面积30%—50%的,全省有13个县(区)。
低丘陵不仅相对高度低,海拔高度也低,有一定厚度的风化壳利于土壤发育,加之水热条件较好,适宜发展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但因地表物质强烈风化,当植被破坏后,加速了土壤侵蚀过程,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坡耕地为梯地,不断加厚土壤层,改变耕作方式,增施有机肥,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筑坝拦水等,是低丘陵区农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4. 高丘陵。其海拔小于3 000米, 相对高度100—200米,又称深丘。比低丘陵体高大,且可分为缓坡高丘陵、陡坡高丘陵。全省高丘陵占总面积的4.59%,其中缓坡高丘陵占高丘陵面积的93.3%,陡坡高丘陵占高丘陵面积的6.7%。主要分布在绵阳、遂宁、重庆市和南充、宜宾等地区。宜宾市是全省高丘陵分布最多的地区,占全市总面积的54.85%;其次是三台、中江、射洪、合川、忠县、西充及自贡市沿滩等县(区)。
高丘陵因切割深,坡度陡,丘间谷地窄,光热明显受到影响,因此谷间地利用较少,大量被利用的是丘陵体。多数丘坡被辟为耕地,与山地比,不仅相对高度低,海拔高度也低,其水热条件比山地优越,在农业利用上比山地价值要大得多,不仅可以发展种植业,也可兼林、牧业等多种经营。但必须控制水土流失,对于30度的陡坡和三台土以上的薄瘦耕地逐步退耕还林还草,以改善其生态环境。同时,要重视水利建设,解决高丘陡坡特别是高丘陵上部干旱问题。
5. 低山。其海拔小于1 000米,相对高度大于200米。全省低山面积占总面积的15.15%,是省内分布比较多的土类之一。
低山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龙泉山、华蓥山和盆地北部梓潼、盐亭、南部、蓬安县一线以北,广元、旺苍、南江、通江县一线以南以及盆地龙门山前广元至都江堰市,盆南的重庆市南部,万县地区东部和南部,宜宾市南部等地。其中万县、达县地区和广元市低山面积占幅员总面积的50%以上。
四川低山基本上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水热较丰富,年平均气温14—18℃,年降水量达1 000毫米,除喀斯特作用为主的山地外,大部分低山表面因较强烈的化学作用覆盖有一定厚度的风化壳,特别是花岗岩、泥岩等组成的低山,风化壳的厚度可达数米,使低山的坡度相对变缓,给土壤的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是全省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多种经营发展的基地之一。
6. 低中山。其海拔1 000—2 500米,相对高度大于200米。全省低中山面积占总面积的15.43%。攀枝花市和雅安地区分布面积最多,分别占其幅员总面积的77.8%和50.69%。其次是凉山州和万县地区。
低中山主要分布于盆地周围。盆地东部有巫山、七曜山,由古生代和中生代碳酸盐岩及碎屑岩组成;盆地南部为大娄山、乌蒙山的余脉;大巴山、米苍山横贯于盆地北部;盆地西部的龙门山、邛崃山、夹金山的东部,也属低中山类型。盆周低中山,相当部分由炭酸岩组成,喀斯特作用活跃,表面峰丛、石芽、洼地密布。垂直地带性明显,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由下向上气候由山地暖温带过渡到温带。这种垂直变化,形成农业上的立体布局。下部水热条件较好,其缓坡地带以发展种植业为主;海拔2000米以上及陡坡地带,为林业基地。低中山降水多,且多暴雨,加之山坡陡峻,雨季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是泥石流的高发区。要保护植被,增加地表覆盖率,减少灾害损失。
7. 中山。其海拔2 500—4 000米,相对高度大于200米。全省中山面积占总面积的20.66%,是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主要分布在阿坝、凉山、甘孜州,以及绵阳市西北部及盆周山地最外缘。
中山海拔高,气温低,降水量虽不多,但蒸发弱,属山地寒温带和亚寒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0—10℃。适合建立大面积林业基地,走以林业带动其他行业发展的道路。
8. 高山。其海拔4000—5000米,相对高度大于200米。高山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2.22%。主要分布于甘孜、阿坝州。甘孜州的稻城、道孚、色达、理塘、白玉、德格、甘孜、新龙、石渠、巴塘等县境内,高山面积超过其幅员总面积的50%。
高山海拔高,气温低,地表基岩多,细粒物质极少,不利于土壤发育,植物亦难生长。在海拔4 700米以下的缓坡,可以发展畜牧业。
9. 极高山。其海拔在5 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主要分布在甘孜、阿坝州的贡嘎山、雀儿山、格聂峰、四姑娘山、贡嘎雪山、雪宝顶等山脉周围,占全省总面积的0.43%。极高山气候寒冷,部分地区终年积雪。农业上利用价值不大,但可开发冰川水资源。
10. 山原。其发育在山顶、山坡等地貌部位,海拔高度小于3 000米,起伏量小于200米的地面。主要分布在涪陵、达县、万县地区和凉山州。占全省总面积的1.82%。山原地表平坦,且有一定厚度的风化壳利于土壤发育。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原,属亚热带气候,热量充沛,其利用价值仅次于台地,是山区种植业发展的重要基地。阿坝州的卧龙有二级山原面,海拔高度分别为2 800—2 900米、2 400—2 500米两级,地表起伏缓和,山原面上林盛竹茂,是大熊猫活动频繁的场所。
11. 高平原。其海拔大于3 000米,相对高度小于20米。全省高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3.83%。阿坝州的红原、若尔盖及甘孜州石渠、理塘等县分布面积较大,其他地区为零星分布。
高平原地表平坦,土层较厚,又多沿河流分布,水源条件较好,但因海拔高,热量条件较差,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海拔3 000—3 600米的高原,热量稍好,加之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是种植业集中的地方。如甘孜州的甘孜、道孚、炉霍等县,90%的耕地集中在高平原。海拔3 600米以上的高平原,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 (二)土壤分类及分布   (四)地貌地形分区 ☛
0000446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