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刘学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刘学锴

1933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安徽师大中文系教授。与余恕诚合著有《李商隐》、《李商隐诗选注》、《李商隐诗歌集释》,另有《唐代绝句赏析》。
刘学锴对李商隐的研究,既有微观的,又有宏观的。微观研究包括对李商隐诗歌的集释、注解及生平传述和考证。宏观研究则是将李商隐放在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中,探讨其作品所体现的艺术趣旨和文化精神。他在《李义山与唐宋婉约词》一文中,深入地研究了义山诗与婉约词的血缘关系。他从唐代绮艳诗入手,比较了李商隐的绮艳诗与元稹、李贺、杜牧、温庭筠的绮艳诗作的差异,认为“李贺、温庭筠尽管在内容、情调上已经接近词,但由于感情内质、语言风格及表现手法诸方面的因素,在审美类型上与婉约软媚的词仍有区别。”而李商隐的诗歌却具有明显的词化特征,更接近于词。李商隐诗的词化特征表现在:题材细小化;内容深微化;意境朦胧化;意象纤柔化;语言圆润化。李商隐诗对唐宋婉约词的影响也表现在:“在绮艳之中融入身世时世之感和人生感慨”;“寄托一种融有生命血肉的‘情’”;“表现感伤情调和感伤美”;“时空交错与跳跃的章法”;“象征暗示的手法和朦胧的诗境。”刘学锴还从民族文化精神上分析了李商隐诗歌的思想价值。在《李义山与宋玉》一文中,他认为“对李商隐的思想和创作影响最大的不是屈原,而是宋玉。”他们都“以贫士失职而志不平为作品的基本主题,善长于微辞托讽,抒写绮情绮思。”因此,由宋玉所开创,而为李商隐所突出地加以继承发展的,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感伤主义传统。作者将宋玉、李商隐、曹雪芹作为我国感伤主义文学的代表,认为通过他们可以看到“感伤主义从主要是感伤个人境遇到整个人生、最后发展为对整个社会感伤的大体轨迹。”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