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的三大经济地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的三大经济地带

中国的三大经济地带zhongguo de sanda jingji didai

我国第七个五年计划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原则是:地理位置特点;经济技术水平、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保持省级行政区的完整性。东部地带包括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2个省、市、自治区;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9个省、自治区;西部地带包括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9个省、自治区(注:台湾省暂不包括在三个地带中)。
三大经济地带各有优势和限制性因素。总体上看,在社会经济技术方面,东部地带较优越,西部地带较差,中部地带介于东、西两带之间;在自然资源和发展潜力方面,则中部和西部优于东部地带。关于三大地带的比较见下页表。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主要目的,是要从各自特点出发,扬长补短,确定各自的发展方向,在有计划指导下,发展商品经济,加强横向联系,逐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全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综合效益的提高。要达到全国经济发展、各地区共同提高的目的,必须因地制宜,有重点、有步骤地调整全国生产力布局,既不能片面理解全国均衡布局,而人为地抑制沿海地区的发展,结果延缓了全国经济建设的进程;更不能采取发展一个地区而损害另一地区的做法,导致扩大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别,影响全国经济发展和政治上的安定团结。应该根据三个地带特点,采取不同方针,以求达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东部地带的优势是经济技术水平较高、城市辐射力较强、科技文教发达、交通便利、资金相对充裕、濒临海洋、拥有较大的市场和广泛的国际联系。但也有明显的缺欠,如原材料和能源短缺、运输紧张、环境容量小、北方各省水资源紧张等。因此,应着重发展能耗少、原材料消耗少、污染轻、运量小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切不可再安排过多的能耗高、原材料消耗大的传统工业项目,以避免与内地争能源、争原料,造成阻碍内地发展又延缓东部发展新兴产业的局面; 应以技术为导向,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实行产业结构调整,率先实现产业结构高效化; 应在自力更生的原则下,实行 “外引内联”的方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并发展创汇产业,起到引进先进技术和信息的窗口作用,促进和帮助中部和西部地带的发展。

三大经济地带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对比

(1985年)


中部地带处于 “承东启西”的战略位置,资源十分丰富,矿产探明储量占全国重要地位的有煤、石油、铜、铝、铅、锌、钨、锑等多种矿产,水能和森林也很丰富;经过40年建设,很多工业部门,特别是原材料生产在全国占突出地位。本带应抓紧能源和原材料开发建设,发挥全国性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的作用;同时,应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加工工业,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加工能力,以增强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活力,努力改变产品初级化、产业结构低效的局面。
西部地带地域广阔,能源、矿产等后备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 其限制性因素是经济技术水平较低,生产力水平落后,交通不便,科技文化水平较低。当前,应充分利用东部地区面临能源、原材料短缺的矛盾和东部、中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立足丰富的资源,迅速开发资源组合好的地区,并发展有原料优势的加工工业,如耗能高的部门和有地区特色的轻纺工业。
☚ 中国的经济区划   中国的经济开发区 ☛
000009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