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的人民外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的人民外交 中国的人民外交指中国在长期国际活动中形成的,旨在加强中外人民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和平友好相处的对外交流活动。它是中国在对外活动中的一项创举,主要是在国家对外政策的指导下,通过指定的机构和团体 (通称为人民友好团体),以非正式外交的形式,与世界各国各方面的人员进行广泛的交往,加强中外人民之间的友好与合作,故有人民外交或民间外交之称。人民外交有其独到的作用,主要的有: (1) 桥梁作用。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人民外交在打开外交局面、建立外交关系上起到了桥梁作用和基础作用。中国同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都是先从民间往来入手,人民外交先行一步。而人民外交的开展,不仅为政府外交搭起桥梁,而且更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基础; (2) 补充作用。在政府外交普遍建立后,人民外交对两国间的友好合作交往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弥补了政府外交的不足; (3) 保障作用。人民外交有可靠的稳定性。所以它能对国家关系起到保障作用。人民外交也有其特点,主要是: (1)人民性。人民外交以人民为工作对象,以促进人民间的友谊、团结与合作为宗旨,所以具有很强的人民性; (2) 广泛性。人民外交的对象极为广泛,各个阶段、阶层、各党各派、各界团体、各方面人士都与之打交道,其广泛程度无可比拟; (3) 稳定性。人民外交意在人民,范围又极其广泛,所以它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因为人民间的友谊与合作是长存的,即使一时受阻也无法隔绝; (4) 平等性。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是不分民族、种族、国界、阶级、等级、社会地位与职业的,它是世界上最平等的活动之一。除了那些危害社会、危害人类、危害人民利益的人,全世界的人都有权参加。所以,以人民交往为活动形式的人民外交,就具有政府外交尚不能具备的平等性; (5) 普遍性。人民外交是面向全世界的,又是面向全社会的,所以它可以动员最大多数的中外人民群众参加; (6) 正义性。人民外交属于人民。广大人民普遍存在的正义感,普遍要求和平、团结、友谊、合作、进步的强烈愿望,是人民外交赖以进行的基础。这也是一般西方社会的公众外交与中国的人民外交之间的本质区别。中国的人民外交是中外人民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维护正义的连结纽带,与中国的官方外交有共同的基础。它们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 ☚ 中国人口政策 中国的外交风格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