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肾小球旁细胞增生综合征
本病又名Bartter综合征,系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其特征为肾小球旁器官肥大增生,肾素分泌增多,产生大量血管紧张素。由于血浆中前列腺素过多,不能引起小动脉收缩反应,故血压不高,继发醛固酮过多症导致低钾血症及代谢性碱中毒。
患儿于婴儿期已有多尿、多饮、食欲不振、呕吐、便秘等症状,但一般不引起注意,数年后出现生长停滞、肌肉松弛、嗜咸食及反复脱水时始考虑此病的可能。实验室检查可见中度以上低钾血症伴代谢性碱中毒。血清钠、氯降低,血浆前列腺素A2及尿前列腺素E2均升高。输注血管紧张素Ⅱ不能使血压升高。
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了。最近认为主要是肾髓质细胞合成前列腺素过多,减少了近端肾小管对钠的再吸收,钠自尿中大量丢失,血钠降低,血容量减少,肾小球旁器官肥大增生,肾素分泌增多。由于过多的前列腺素影响以及血压失去反馈调节,使血管壁对分泌增多的肾素不起反应,故血压正常或略低。继发性醛固酮增多除由血钠降低所引起外,也可由肾素过多所致。醛固酮过多症使远端肾小管排钾增加,引起低钾血症,结果出现尿浓缩障碍导致多尿,胃肠道症状如呕吐、便秘,碱中毒,肌张力减退及发育不良等。
对症疗法用氯化钾每日10mEq/kg口服可使一般情况改善。如加用安体舒通每日1~5mg/kg可使血清钾更高。应另加氯化钠每日5~10mEq/kg,三者合用虽可使症状暂时好转,但数周后即产生耐药,丧失治疗作用。另外,消炎痛能阻止肾原性前列腺素的合成,故可使低钾血症消失,但迄今经验尚少,不能作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