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象征主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象征主义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广的诗歌流派。 19世纪中期兴起于法国。因诗人莫雷亚斯于1886年发表一篇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者”来称呼当时的前卫诗人而得名。 波德莱尔被认为是先驱者,他于1852年发表诗集《恶之花》。从它的产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为前期,代表诗人还有法国的魏尔伦、韩波和马拉美;20世纪20年代,象征主义再度兴盛,直至40年代为后期,代表诗人有法国的瓦莱里,英国的叶芝、艾略特,德国的里尔克,俄国的布洛克等。它在艺术其他部门也有反响。象征主义以不可知论、唯意志论、神秘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主张文艺脱离丑恶的、病态的现实,变成寄托精神之所在。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而痛苦的,“真”和“美”的世界在彼岸。诗的目的就在于用象征的手法来暗示这个虚无的存在,实即用间接的象征表现人们的内心精神世界,传达作者隐蔽的思绪和感受。 他们认为每个事物都潜藏著象征意义,外在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是互相感应契合的,所以通过“对应物”可以表现内心的微妙世界。诗歌的任务是沟通两个世界,意象则是沟通两个世界的媒介。 他们的创作由于重主观幻觉,重想象和暗示,所以常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使读者在扑朔迷离中若有所悟。象征主义开拓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其表现手法、艺术技巧也有所创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