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缂(kè刻)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缂(kè刻)丝 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的工艺美术品。 文献中有刻丝、剋丝、克丝、刻色作等异名。既保存原作风格形状,又具备丝织物细腻动人特点,艺术价值很高。 通经断纬为其特征之一。织造时,以细蚕丝为经,色彩丰富的蚕丝为纬。 各色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故纬丝不贯穿全幅,而经丝则纵贯织品。盛于宋代宣和时期。主要产地苏州,而以河北定州所制最佳。南宋时,制作技艺更加精巧,产地以云间(今松江)为中心。缂丝原为室内或佛殿装饰,或作为书画装裱。宋代书画装表,上等者用缂丝,次等者用绫绵。 宋代缂丝除作实用,已向装饰方面发展,多织造绘画或书法,使织物书画化或书画织物化。清故宫所藏缂丝书画佳品,绝大部分系宋、清两代作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