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小儿细小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小儿细小病

小儿细小病

小儿细小病包括:头肿、喉阻、脾病、胆病、胃病、大肠病、嗜土、吃变质母乳所致腐乳病。
❶小儿头部肿胀:头部由于外伤,引起颅骨接连处损伤,似有脓状,柔软波动样肿胀。治疗,火灸囟门、后囟、百会等穴,将头十字形包扎后,用有关功效缓和的凉药治疗则可痊愈。
❷小儿咽喉阻塞:症见声音嘶哑,口水多,发烧,吃奶困难。治疗,将麝香、藏木香、牛黄与糖配制内服。诃子、中尼大戟撒入麝香水中,内服泻下。
❸小儿脾病:腹部沉重,出现阵发性不适,牙咬乳头,轻微出汗,颜面微青,舌色发黑,有时泻泄水样物。治疗,严重时服用草果、诃子汤,草果、白豆蔻、丁香、牛黄、波棱瓜子、獐牙菜、宽筋藤配制内服。脾寒:用黄花杜鹃、白豆蔻、桂皮、紫硇砂配制内服。外治,左肋处火灸。
❹小儿胆病:耳壳背面肤色黄而发亮,脉络清晰,舌淡,指甲黑,无食欲。治疗,用《后续部》中的三味光明盐散配糖内服,三果、獐牙菜、波棱瓜子研末后服用。热势甚者三味光明盐加獐牙菜,以糖为引服用并火灸大椎穴、第十一椎穴和在胆脉“夏让”上面放血。
❺小儿胃病:小儿身体瘦弱,肤生污垢,饮食难消,胃时大时小,增缩多变。治疗,随症选服《四部医典》中的四味石榴散、“西赛”散、安置精华散等。发生疼痛则内服六味藏木香散。禁忌硬性食物。火灸前身的胃中间穴、背部的第十二椎穴。
❻小儿大肠病:肠鸣腹满,发出“啃啃”的呻吟声,这些症状时重时轻,变化多端。治疗,热偏盛者内服獐牙菜、叉分蓼、木香三药汤;寒偏盛者内服紫硇砂、石榴煎汤;腹胀肠鸣者内服石榴、白豆蔻、干姜等煎汤。一般大肠病服六味石榴散有效。火灸背部第十六椎穴及前身脐眼左右旁开一寸穴。
❼嗜土:小儿嗜好食土,久之胃部胀满、便秘,或呕吐或泻泄,所吃的土凝结处发生刺痛。治疗,内服酥油调和的头花蓼散。
❽小儿腐乳病:饮变质母乳引起的病,此病又分隆所致、赤巴所致,培根所致及聚合所致等4种。隆所致,症状为将母乳倒入水中,母乳多泡沫并漂浮在水面,母乳味涩,性糙,小儿吃后出现腹胀、呕吐、便秘、尿涩等症状;赤巴所致,母乳变温、味酸、辛,放置火中出现黄色的花纹,小儿吮后发热;培根所致,母乳味涩、咸,乳汁呈粘状,色发青,倒入水中,会沉入水底,饮后易引发消化不良;聚合所致,由两种病邪引发的腐乳病,会出现两种病邪所致的合症症状,三种病邪引发的腐乳病,则会出现三种病邪所致的聚合症状。倒入水中,母乳如果分离成块状者可诊断为小儿受惊吓或恐惧等多种外因而引发的疾病。
治疗,吃变质母乳的腐乳病,其中隆所致内服三果药油丸、“木拉达旦”丸,蓝翠雀花、冷杉、蔗糖、酥油配制的药油丸及小米辣、藏木香煎汤。赤巴所致,母子二人共服六味诃子煎汁和宽筋藤、白芨、黄精、山豆根、檀香等煎汁。培根所致,服用酥油调和的光明盐、甘草、荜茇研末;饮《四部医典》中的八味甘青乌头煎汁。合并症和聚合症,宜服对症的有关方剂。小儿含不住乳头者灸小儿鼻孔之脉有效。

☚ 小儿结石   小儿杂病 ☛
000230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9: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