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赣东北丘陵山地粮、林、畜、茶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赣东北丘陵山地粮、林、畜、茶区

(三)赣东北丘陵山地粮、林、畜、茶区

该区位于江西东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27°48′~29°56′,东经116°52′~118°29′,以黄山余脉、环玉山、武夷山等山脉与皖、浙、闽3省相邻,涉及范围共14个县(市、区)。分为北部亚区、东部亚区、南部亚区3个二级区。北部亚区包括:浮梁、婺源、德兴3县(市)和景德镇的珠山、昌江2个区;东部亚区包括:玉山、广丰、上饶市、上饶县4县(市);南部亚区包括:横峰、弋阳、铅山、贵溪4县(市)和鹰潭市的月湖区。区域土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2.8%,人口密度241人/平方公里,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耕地0.045公顷,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6.1%,是全省人均耕地最少的农业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构成大体为:山地占42.2%,丘陵占45.5%,平原(包括岗地和水域)占12.3%。土壤类型以红壤分布最广, 占62.0%;水稻土为主要耕作土壤,占23.2%;紫色土多为零星分布,占0.8%;石灰性土散见于石灰岩地区,占1.5%;潮土为河流冲积性土壤,占1.7%;山地草甸土多分布在海拔1 800米以上的高山顶部,占0.2%;山地黄棕壤和山地黄壤分布在800~1 800米山地中部,占5%;山地黄红壤、炭质土、草甸土和其他土地占5.6%。全区年平均气温16.4~18.3℃,≥10℃年积温为5 233~5 809℃,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天数为237~254天,无霜期248~273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800~2 0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 627~1 875毫米。
该区为江西通往上海经济区的东大门,交通较为发达,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辐射面较广,对沟通信息,交流物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均较有利。区内农业生产条件与赣西北区大体相似,而热量、水分条件则比赣西北区更为优越,绝大部分地区的农田都能一年两熟或三熟,所有河谷盆地只要水源有保障都能发展双季稻和多熟制。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浮梁、贵溪、铅山、弋阳4县(市)为商品粮基地县,经济作物比重较小,其中玉山的甘蔗、广丰的晒烟在全省有一定地位,粮食、油料、甘蔗和烟叶产量分别占全省总产量的10.4%、7.4%、7.7%和7.4%。茶叶是传统特产,有1 000多年的种茶历史,茶叶产量占全省的49.9%,居全省首位,尤其是婺源绿茶、景德镇“浮红”茶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蚕茧产量在全省占有较大比重。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仅次于赣南区,居全省第2位,是江西木材、茶油、毛竹的主要产地之一。肉类总产占全省总产量的10.3%。水产品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7.8%。
该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抗御洪涝、干旱灾害能力差;人均耕地不足,且低产面积大;茶叶、蚕桑生产管理较粗放,单产水平较低,且加工技术跟不上,优势未得到应有的发挥;受矿山开发和工农业生产影响,环境污染较严重。
该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攻方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劳力多、交通方便、邻近3省等有利条件,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发展林、茶、桑、畜,使之成为以粮、林、茶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生产基地。同时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 (二)赣西北丘陵山地粮、林、畜、麻、茶区   (四)赣中西部丘陵盆地粮、林、油、畜、麻区 ☛
0003186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