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结肠、直肠癌手术护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结肠、直肠癌手术护理

结肠、直肠癌手术护理

结肠及直肠癌为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约有75%发生在肛管、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结肠及直肠癌以手术治疗为主,对部分位置较低者多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作永久性人工肛门。已有局部侵犯或转移的直肠癌可采用术前、术后放疗或化疗。如癌已蔓延广泛,只可采用姑息性肠造瘘以减轻症状。病人对永久性人工肛门思想负担很大,甚至拒绝治疗,因此耐心解释手术的必要性,以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非常重要。
术前准备 由于肠道功能障碍及慢性失血,病人常有营养不良及贫血,术前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少渣饮食,如有肠梗阻症状及全身营养情况较差者需酌情输液,严重贫血者适当输血。为使肠道保持清洁,术前三天起口服肠道制菌或杀菌药物,如琥珀酰磺胺噻唑、磺胺脒、链霉素、新霉素等并补充维生素K。对无结肠梗阻者,术前三天服轻泻剂,如硫酸镁、液状石蜡、双醋酚汀等。但术前一天应停服泻药,以免引起肠蠕动亢进而解稀便,造成伤口污染。术前三天每晚灌肠一次,术前晚清洁灌肠。部分肠梗阻和中、下段直肠癌者,除给轻泻剂外,注意灌肠时将肛管以手指引导通过病变狭窄部位,先注入甘油或硫酸镁,使粪便软化后再用温盐水低压灌肠,防止因灌肠液注入不能排出而加重肠梗阻。女病人术前二日应作阴道冲洗。手术日晨放置胃管。
术后护理 按一般腹部手术后护理,要注意病人血压、脉搏、预防出血和休克。术后继续胃肠减压至肠蠕动恢复为止,以免腹胀。术后1~2日禁食,适当输液,同时应补充维生素B族及C,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及伤口愈合。胃肠减压去除后给流质饮食,如无腹胀改为半流质饮食或普通饭,并鼓励早期起床活动。手术后膀胱排尿功能常发生障碍,术后一周内留置导尿管。拔除尿管后,注意病人有无排尿困难、尿潴留及尿失禁等情况。
结肠造瘘(假肛)护理 结肠造瘘于术后48~72小时开放,如有腹胀可提前开放,必要时可放开钳夹排出若干气体后再度夹住切端。瘘口开放后,每日清晨自切口灌洗结肠一次,周围皮肤用清水洗净并用凡士林纱布保护。观察瘘口肠壁的血循环,有无出血、坏死或回缩现象,以及是否狭窄,必要时用手指扩大瘘口。如有稀便排出,须及时更换被服或敷料,保护局部及床铺清洁、干燥。造瘘口周围常因稀便外溢刺激皮肤,应随时洗净。如皮肤已红溃,可用氧化锌软膏外敷。用人工肛门袋或假肛小碗扣于造瘘口处接盛粪便,并随时倾倒冲洗干净。为减少粪便气味,可在袋内放入炭末少许以助除臭。应养成病人每日有规律排便的习惯。护士应指导病人注意卫生,调节饮食,查找粪便变稀的原因,并告知忌食刺激性强的饮食。为了训练病人定时排便,可在一定时间由人工肛门近端注入少量生理盐水,经3~6个月训练可养成习惯,仅在瘘口上盖清洁软布垫,再用布带固定即可。
会阴部创口护理 开放创口局部创面大,多用凡士林纱布填塞,应注意局部渗血,勤换敷料,预防感染。术后尾骶部潮湿受压,应防止褥疮。会阴创口一期缝合放置负压引流。由于创口深,死腔较大,容易积液、积血引起感染,需再度开放引流。术后24小时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漏气,勿使引流管受压扭曲或脱开。如无感染情况,一般3~5天后即可拔除;如有高热,应注意会阴部创口内感染,必要时拆除缝线,开放引流。
术后并发症护理 (1)结肠造瘘口回缩:为少见早期并发症,多由于手术拉出造瘘口处之肠段系膜过短或张力过高所致。如肠段边缘已回缩,病人有腹痛、血压下降、脉微弱,应及时准备手术处理。
(2) 结肠造瘘坏死: 由于局部肠系膜血循环不良而造成相应游离肠段供血不足。
(3)造瘘口狭窄: 为钳夹闭合人工肛门所引起的并发症,应指导病人每天用手指加以扩张。
(4)吻合口瘘: 多发生于左侧,其发生率达10~30%。术后3~5天体温上升或引流管附近疼痛、肿胀、管内有脓性粪臭分泌物,均可疑有吻合口瘘发生,应报告医师。
(5)会阴部创口出血: 常因局部止血不彻底或结扎缝线脱落。术后应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如出血量多,应告知医师。会阴创口迟迟不愈合,常因局部感染,线结异物残留或外口太小引流不畅,应及时扩创,否则形成狭窄之窦道久不愈合。热坐浴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保持切口清洁,有利于创口愈合。
病人出院前医护人员应告诉病人避免增加腹内压力动作,以免结肠由瘘口翻出,并指导病人假肛处理及造瘘口灌肠等方法,按时随诊。出院后若发觉排便困难,造瘘口发生瘢痕狭窄,须及时返院检查。

☚ 肠梗阻护理   肠瘘护理 ☛
000104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