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腹膜腔被横行的结肠及其系膜分为上、下两区,横结肠以上的区域叫结肠上区。结肠上区内有肝、脾、胰、胃、胆囊及十二指肠的上部等。了解此区脏器,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上有意义。
结肠上区
结肠上区是腹腔内膈肌以下,横结肠及其系膜以上的区域。其主要内容为肝和肝外胆道、胰和十二指肠及胃和脾。
胃3/4在左季肋部,1/4在腹上部。其前壁右侧半与肝左叶和方叶相邻; 左侧半的上部为左肋缘及膈所覆盖,借膈与左胸膜、左肺底、心包和左侧第6~9肋相邻。胃前壁下分与腹前壁邻接,有时亦邻横结肠,通称为游离面,可随呼吸上下移动。因此,胃前壁溃疡穿孔不易发生粘连。胃底适对左侧膈肌穹窿,在锁骨中线高达第5肋骨。胃底常含有气体,叩诊时,在左侧胸前壁下分产生空响此区称为Traube间隙。其周界:上右侧为肝左叶下缘;上方借膈与胸膜囊和左肺下缘隔开;后为脾上缘;下为肋缘(肋弓)。肝左叶或脾肿大以及左胸腔积液时,均可使空响区缩小,甚至消失。胃后面与胃床相邻,二者之间是网膜囊的一部分。胃后壁在贲门开口处有一裸区紧邻右膈脚。胃床包括胰、膈、左肾上腺、左肾前上部、脾的胃面、横结肠及其左曲和系膜等。胃后壁穿孔,常与胰腺发生粘连,引起腰背痛;并有时溃入胰腺内,形成穿通性溃疡。胃小弯、十二指肠与肝之间借小网膜相连,小网膜游离缘内含有胆总管、肝动脉和门静脉。游离缘后方为网膜孔。在肝门处的小网膜内由前向后依次有左、右肝管,肝左、右动脉,左、右门静脉和缠绕它们的结缔组织,共同构成肝蒂。左、右肝管汇合为肝总管,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为胆总管。胆囊管、肝管和肝右叶围成一个三角区,称为肝胆三角 (Calot三角)。它在临床外科占有重要地位,胆囊动脉、肝右动脉、副肝右动脉和副肝管等均较恒定地行经此三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