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音乐美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音乐美育 音乐美育通过音乐艺术、音乐艺术教育或活动实施或实现的美育,叫做音乐美育。音乐自身的艺术特点,决定了它对人的影响,较之其他艺术更为深入、广泛,更具综合性和潜移默化、水到渠成、自然实现的效应。因此,无论中外,古往今来的许多思想家、政治家、理论家、艺术家,对音乐的社会功能、教育作用,都予以特殊的关注。音乐于人身心的作用,从接受它的愉悦、启发、陶冶,到变为一种属于自己的心境、情怀、品格、修养,直至行为支配的价值取向、分寸节制等等,既明显又无形。而由于认识手段的局限,这种“变为”——转化的若干机制和具体实现过程,人们至今还未能作出科学、明晰的揭示。以致关于音乐美育的特点、功效的阐发,目前大部分仍处于观察→描述→思辨→论证的状态,并在此过程的反复进行、循进探求中不断得到认识的深化。对“音乐美育”功能的最高概括,可以表述为:多侧面、多层次、多契机地诱发、展现、锻造、完善和强化人的本质力量。具体地说:音乐——有选择、有组织、有规律的声音运动过程,可以在美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诱人体运动机制,与之协调一致地活动;而任何生理、心理的活动都有情绪的产生和伴随;因此,自古就有音乐是“心灵的体操”的说法。由此形成欣赏音乐所特有的“不可拒绝”和“自然参与”的情形。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平衡发育和躯体各部位的协调动作。音乐的节奏、音高、音色、力度、和声、织体等各方面的变化,灵敏、细致而微妙,在它的作用下人的感受能力被积极而机敏地调动起来,这种感受能力因为音乐是 一个连续的过程而变得特别活跃。于是人的感觉器官及与之联系的神经系统得到锻炼,机敏的反映能力与感受能力同步提高。如果参加音乐的创造实践(无论是演唱、演奏),还可以使感受、鉴别、控制、支配、协调等一整套运动系统和机制变得有效而精当。音乐可以分别或同时表现单一的、多样的,简单的、复杂的,清淡的、浓重的感情内容,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能得到直接的交流;而且音乐艺术为听者领会、体验、填充、再创造,留有充分的境地,所以,音乐是建造丰富的内心世界、斑斓的精神殿堂的最佳材料、音乐可以激发人们去投身进取,又可使浮躁芜杂的心绪得以净化,从而使人保持并养成良好的心态。音乐可以浸润心灵,使外在的不适经由美的渗入而内化融解;音乐可以宣泄情肠,使内在抑郁经由响的倾吐而外化脱释,从而使人能够获得积极的心理平衡。好的音乐是美与善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长期的音乐审美过程中,会在心底积淀起对崇高、美好事物、目标的追求。音乐是一种尤其需要控制才能得以创造、表现的艺术,在长期的音乐美的创造过程中,可以培养成用美的方式表达美好感情的习惯。音乐创造实践,还可使人在无意之中,深深地懂得要创造美的事物,必须很好地与别人合作。至于良好的音乐鉴赏、成功的音乐创造而得到、增强的自信心、自尊心、集体荣誉感是怎样估价也不会过分的。 ☚ 音乐教育 学校音乐教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