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静心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静心斋室主未详。疑即元吴师道。静心,使心灵宁静,不心动。《庄子·达生》:“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吴师道《静心斋箴》:“人之一心,至妙以神。乘气而动,易失其真。乃放以逸,乃昧以昏。虽有视听,而弗见闻。彼气发机,若马骤奔。制之尼之,则惟天君。圣贤有训,曰‘操则存’。繄欤之子,出佐长民。万变纠纷,方寸经纶。揭名‘静心’,思义以循。兹静非寂,致力惟勤。能静其心,理得气驯。太极之分,阴阳互根。厥义自殊,请毋汩陈。”(见《礼部集》卷一一) 静心斋 静心斋清代御苑,为北海苑中之园。在北京西苑北海之北。原名镜清斋,民 国 二 年(1913) 始改今名。建于乾隆二 十 二 年(1757),又称乾隆小花园,曾是清皇室游乐以及太子读书之处。占地约1公顷。前门正对琼岛中心,四周有垣缭绕。南面围墙用透空花墙使内外景色隐约联系。紧贴围墙建有藓碧亭,起装饰之用。正门内为一荷池,亦名荷沼。池北即为该园主体建筑静心斋,斋坐北朝南,东西各有一小院。“斋东为抱素书屋。循书屋东廊而下,为韵琴斋,其左有亭曰碧鲜,南向。镜清斋西为画峰室,斋后为沁泉廊。廊西四面皆山,山上有亭曰枕山。廊东有石桥,桥南即抱素书屋也。桥北蹑蹬而上,为罨画轩。循轩东廊而南,为焙茶坞。” ( 《大清会典》) 全园斋亭楼轩建于山石水池之间,并以曲折起伏的游廊相连,景致高低错落,小中见大,对称中见变化,寓庄重于谐趣之中。且在各次兵乱中,北海各殿宇,惟此斋独完,更难能可贵。 ☚ 团城 画舫斋 ☛ 静心斋 静心斋位于北海公园北端,南临湖水。清乾隆年间建,又称乾隆小花园,系乾隆帝游乐读书处,后为皇太子读书处。光绪十一年(1885)慈禧太后增修,并由中南海沿湖筑铁路至此,每逢夏季前来避暑。占地4700平方米,围墙环绕,内有镜清斋、沁泉廊、韵琴斋、抱素书屋、罨画轩、画峰室、枕峦亭、叠翠楼等建筑。小桥流水,假山叠翠,景色雅致。为北海园中之园。原名镜清斋,1913年改今名。 ☚ 画舫斋 九龙壁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