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4_055第二十七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4_055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章】

問:‘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何謂也?○答:朱子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便是聖人之道,不成〔須要〕聖人使他發育。’‘峻極于天’小注可考。按十二章‘鳶飛魚躍,上下察也’,亦此意也。蓋萬物發育於陰陽五行之氣,而道即陰陽五行之理也,是氣之所流行即理之所流行也。天之所以為天,不過陰陽五行之氣,而有是氣必有是理,是氣之所充塞即理之充塞也。夫道無形,必因物而可見,故言道之大,則曰‘發育萬物,峻極(乎)〔于〕天’;言道之小,則曰‘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其所謂‘極於至大、入於至小’者,皆以形氣事物之所寓而言道之大小也。
問:‘優優大哉’,注‘此言道之入於至小’也。其曰至小者,與‘大哉’之意疑若不同,如何?○答:饒氏曰‘不合衆小,則無以成其大’是也。小注可考。
問:‘故曰苟不至德’,注‘至德,謂其人’。○答:其人,謂上文‘待其人’之‘人’也。
問:‘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以大學之序言之,則致知在誠正之先,其所以不同者何也?○答:兩説旨意差别。蓋尊德性,所以涵養本原之地,所謂‘尊者,恭敬奉持之意’,程子所謂‘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是也。章句曰:‘非存心無以致知,而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小注朱子又曰:‘若有上一截無下一截,只管渾淪,則茫然無覺;若有下一截而無上一截,只管要纖悉皆知,則又空無所寄。’雲峯胡氏曰‘存心,不過〔是〕存其心體之大[1]’,‘未便説到力行處’。小注可考。
問:注‘道體之細也’。○答:凡言全體者,具大小本末之謂。此言‘道體之細’者,謂道體中之細者也。
問:注‘不以一毫私意自蔽’。○答:言致廣大也。蓋無所蔽,故廣大也。
問:注‘不以一毫私欲自累’。○答:言極高明也。蓋無所累,故高明也。
問:注‘涵泳乎其所已知’。○答:言温故也。
問:注‘敦篤乎其所已能’。○答:言敦厚也。
問:注‘存心之屬也’。○答:存心,上文所謂‘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極乎道體之大(者)也’。
問:注‘析理則不使有毫釐之差’。○答:言盡精微也。
問:注‘處事則不使有過不及之謬’。○答:言道中庸也。
問:注‘理義則日知其所未知’。○答:言知新也。
問:注‘節文則日謹其所未謹’。○答:言崇禮也。崇字,字書‘敬也’。
問:注‘致知之屬也’。○答:致知,上文所謂‘道問學,所以致知而盡乎道體之細(者)也’。
問:注‘非存心無以致知’。○答:非尊德性,則無以道問學也;非致廣大,則無以盡精微也;非極高明,則無以道中庸也;非温故,則無以知新也;非敦厚,則無以崇禮也。
問:注‘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答:尊德性者,又不可以不道問學也;致廣大者,又不可以不盡精微也;極高明者,又不可以不道中庸也;温故者,又不可以不知新也;敦厚者,又不可以不崇禮也。
問:注‘此五句大小相資’。○答:‘大’言尊德性也,致廣大也,極高明也,温故也,敦厚也,皆道體之大,故曰大也。‘小’言道問學也,盡精微也,道中庸也,知新也,崇禮也,皆道體之細,故曰小也。‘蓋非存心無以致知’,則是小資於大也;‘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則是大資於小也。
問:注‘首尾相應’。○答:首言‘尊德性〔而〕道問學’一句也,尾言下四句也。蓋尊德性與致廣大、極高明、温故、敦厚相應也,道問學與盡精微、道中庸、知新、崇禮相應也。
問:‘其言足以興’,注‘興起在位也’。○答:‘興,謂興起而在位也’,小注朱子曰‘興,如“興賢、興能”之“興”’,故或以為興起其在位之人,恐非是。蓋‘興賢、興能’言興起其人而致之在位也,此則言興起而在位也。朱子所謂如者‘興起而在位’,‘如興賢、興能’之‘興’云爾。
問:章下注‘言人道也’。○答:章首曰‘大哉聖人之道’,是言天道而歸宿於入德之事,故言人道也歟。
第二十七章小注,朱圈者三段,朱圈中有黑點者八段。
問:‘大哉聖人之道’,小注雙峯饒氏曰‘道即率性之謂’一段,何以朱中有黑耶?○答:其曰道‘雖天下之所共由,而非聖人不能盡,故獨舉而歸之聖人’云者,大綱是也。
問:‘洋洋乎!發育萬物’,小注朱子曰‘洋洋是流動充滿之意’一段,何以朱中有黑耶?○答:見上語甚要切,何以朱中有黑點耶?更詳之。
問:‘優優大哉’,注‘威儀,曲禮也’下小注格庵趙氏曰‘經禮,如冠昏喪祭’一段,何以朱中有黑耶?○答:所以釋‘禮儀、威儀’者雖不緊切,而有可考觀歟。
問:注‘無間也’下小注‘問前〔既〕言“大哉聖人之道”’一段,何以朱之耶?○答:‘禮儀三百,威儀三千’,雖曰至小,而以其小者合而言之則大也,故以‘優優大哉’冠於‘三百、三千’之上。而所謂‘道體之大,散於禮儀之末’甚明白,故謂之要切歟。
問:‘故曰苟不至德’,小注‘雙峯饒氏曰’一段,何以朱中有黑耶?○答:其曰‘德者,得是道於己也’,‘有是至德,然後〔足以〕凝聚是至道’,‘否則道自道,己自己’者,有可考觀。然其曰‘德之大小〔各〕極其至’者,章句無其説,不甚要切歟。
問:‘故君子尊德性’,注‘大端也’下小注‘朱子曰’一段,何以朱中有黑耶?○答:蓋謂‘五句上截皆是大綱工夫,下截皆是細密工夫’,‘如程先生言“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道之為體,其大〔無外〕,其小〔無内〕,無往而不在〔焉〕’,‘既能尊德性以(盡)〔全〕其大,便須道問學以盡(其)〔於〕小’[2]。可謂要切矣,何以朱中有黑點耶?更詳之。
問:注‘不以一毫私欲’,小注‘朱子曰’一段,何以朱中有黑耶?○答:所以釋‘致廣大、極高明’之意可謂盡矣,然‘温故、知新’之義欠釋。
問:注‘析理則’,小注‘朱子曰’一段,何以朱中有黑耶?○答:其曰‘極高明是言心,道中庸是言學’,所以立心行事之義至矣。其曰‘資質樸實、愈加厚重、理會禮文’,所以明相資之意亦可謂至矣,然‘精微、知新’欠釋。
問:注‘蓋非存心’,小注‘東陽許氏曰’一段,何以朱之耶?○答:‘“大”言上五節,“小”言下五節,首言“尊德性〔而〕道問學”一句,尾言下四句’者,所以釋章句‘大小相資,首尾相應’之義者極為明白,故朱之也。
問:‘是故居上不驕’,小注朱子曰‘明哲只是曉天下事理’一段,何以朱中有黑耶?○答:既曰‘曉天下(之)事理,順理而行,自然災害不及其身’,又曰‘明哲保身亦只是常法,若到那舍生取義處,又不如此’,又曰‘今人以邪心讀,謂明哲是見幾知(幾)〔微〕[3],先占便宜。如揚雄説“明哲煌煌,旁燭無疆;遜于不虞,以保天命”,便是先占便宜’。欲先占便宜而自以謂知幾知微,則固非君子之事也。竊謂朱子此説極精微,明哲見幾與先占便宜,其迹相似,而所以辨析者特在一念公私毫釐之間耳,於學者心術之初最為警省處。然此傳者言外意,故以為不甚要切耶。更詳之。
問:章下小注‘雙峯饒氏曰’一段,何以朱之耶?○答:此章‘尊德性’五句,則章句曰‘聖賢所示入德之方,莫詳於此’,而今饒氏又曰‘論問學之道,綱目備而首尾詳,無有過於此章者’,語意詳備,故朱之歟。

☚ 14_054第二十六章   14_056第二十八章 ☛
000033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