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诏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诏令

诏令

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所发命令、文告之总称。包括册文、制、敕、诏、诰、策令、玺书、教、谕等。又称“制诰”。

☚ 策问   册文 ☛

诏令zhàolìng

❶ 〈名〉帝王的旨意、号令:颁布诏令。
❷ 〈名〉文体的一种,古代帝后所发公文的总称。

古代名物 > 朝制類 > 文告契據部 > 詔誥 > 詔令
詔令  zhàolìng

詔書。秦時天子之命稱詔,皇后之命稱令。後漸合稱。《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爲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新唐書·百官志一》:“文書詔令,則中書舍人掌之。”

诏令

诏令

古代帝王颁发的文书的总称。它最早源于《尚书》中的誓、诰,姚鼐 《古文辞类纂》:“诏令类者,原于尚书之誓、诰。”“誓”用于军事,“诰”用于政治,“命”用以授官。战国时曰“令”,秦改命为“制”,令为“诏”,而皇后、太子的令为“令”。此后,诏令正式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公文,所有军国大事、法律法令、赏赐封赠、刑罚惩戒、田赋徭役、天文历法等一切有关国家的大政方针和重要事务,都以皇帝的名义颁发诏令一类的文书。诏令文书有: 制、诏、策、诰、旨、令、谕等。但各朝所有的名称不同。唐代发布政令的常用文书是敕,有时用制诰; 宋代为御札和救谍; 元代为圣旨; 明代称诏书和敕谕; 清代称上谕和寄信。“寄信”是清代特有的机密文件,由军机处封发,内容包括“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通称“廷寄”。
诏令的写作,各个时期都有其特点。秦诏文辞雄伟,汉诏深厚尔雅,意与辞兼美。六朝以后,常用骈体,篇幅既长,又欠淳朴。元朝帝王不通汉语,诏令多用俗语,有时诘屈聱牙,使人难以看懂。

☚ 诏   密诏 ☛
诏令

诏令

文体名。上对下的公牍文,古代帝王所发命令、文告的总称,包括册文、敕、诰、制、谕、策令、玺书等。秦时天子之令称诏,皇后、太子之令称令,合称诏令。代表作如秦始皇《初并天下议帝号令》、汉高祖《入关告谕》、汉文帝《除肉刑诏》、汉武帝《元封五年求贤良诏》、任昉《宣德皇后令》、梁武帝《禁奢令》等。
“册”,本指书简。“策”通“册”,也指书简。作为诏令,册、策都指皇帝封立太子、皇后、王妃或诸王的命令。如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汉武帝《封燕王策》《封广陵王策》等。
“敕”,本可用于官长告谕僚属、长辈告谕子孙。后专指君王的诏令。明代命官用“敕”。
“诰”“制”,诰本指上告下,后专用于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秦唐称为制,不称诰。
“玺书”。玺指印章。古时尊卑通用。秦汉以后专指皇帝用印。玺书是用玺封的文书,也就是皇帝下的命令。如汉昭帝《赐燕王旦玺书》。册(策) 参见“诏令”条。

☚ 书牍   诰 ☛

诏令

❶ 号令,命令。《韩非子·初见秦》:“往者齐南破荆,东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土地广而兵强,战克攻取,~天下。”
❷ 皇帝发布命令。《后汉书·郭躬传》:“又自赦以来,捕得甚众,而~不及,皆当重论。”

诏书

诏书

诏(诏旨;诏板;诏版;诏命;诏策;诏敕;诏黄;诏卷;诏函;诏草;诏纸;诏制;诏音;诏勑;诏纶;诏告;诏号;诏检;诏谕;诏言;诏凤;凰诏;龙诏;凤诏;尺诏;飞诏;青诏;命诏;玺诏;凤尾诏;凤凰诏;黄素诏) 敕(敕文;敕命;敕书;敕封;敕令;敕谕;~教;~赠;制敕;黄敕;命敕;宣~;奉~) 旨(旨意;冲旨;圣旨;龙旨;睿旨;符旨;敕旨;意旨;听~;传~) 制(制书;制诏;诏制) 谕(谕旨;上谕) 板(一尺板) 纶(纶旨;纶书;纶册;纶诰;纶言;纶音;丝纶) 诰(诰命;紫诰;制诰;命诰) 麻(黄麻) 进止 宝命 圣命 大命 训命 黼命 王命 蹄书 简记 丹书 玺书 命书 尺书 凤书 天语 紫泥 紫书 辉音 兰检 黄符 黄卷 黄素 龙讼 龙函 龙纶 龙吟 龙綍 言丝 言綍 鹤头(鹤头书) 涣汗 涣命 涣号 尺一(尺一诏;尺一牍;尺一书;尺一板)
诏书的美称:丽册 显命
诏书的敬称:温纶
诰命的敬称:鸿诰
对帝王将相命令的敬称:钧旨
帝王的命令:敕教 敕画 敕黄 敕谕
帝王的诏书:德音 天书
帝王的诏书、命令:敕(敕令;敕命)
帝后命令、文告的总称:诏令 纶綍
皇帝的诏令:凤綍 凤诏
帝王的诏命:告命
第一道诏令:令甲
帝王有所赐予的诏书:锡命
帝王对宫中妇女发布的命令:阴令
诏书和檄文:诏檄
诏书和奏疏:诏疏
诏书的末尾:麻尾
(皇帝颁布的命令:诏书)

另见:皇帝 颁发 命令1

☚ 诏书   各种诏书 ☛

诏令

皇帝或皇太后、皇后、太子不经任何机关而直接向臣民所发布的命令、文告的统称。包括册文、制、敕、诏、诰、策令、玺书、教、谕等。封建法律的主要渊源之一。法律效力往往高于法典。中国秦代时,称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诏令正式成为国家法律的渊源。汉承秦制。唐代将皇帝的话称为诏,皇后,太子的话称为令。清代以国家大政事布告臣民称为诏书。

诏令

皇帝直接向天下臣民发布的命令。《释名》卷六: “诏,照也,昭也,人暗不见事宜,则有所犯,以此照示之,使昭然知所由也”。秦始皇时称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 (《史记·秦始皇本纪》)。汉承秦制,“陛下发德音,下明诏” (《汉书·董仲舒传》)。唐时又将帝王的命令称诏,皇后、太子的命令称令。清时以国家重大政事布告臣民称为诏书。

诏令

诏令

封建皇帝公布、下达各种政令的公文。这种文体通常被皇帝用来下达法令、军机要事、官吏任免、惩罚流放、封赠赏赐、天文历法、田赋徭投、礼仪祭祀等大政方针和决策。在历代朝廷,诏令的形式略有不同,基本是以制、诏、策、敕、诰、旨、谕、册、令、牒的形式下达的。名称不同,用途也各有很大差异。唐代传达皇帝的意旨就有七种形式:一是册书,用于立皇后、皇太子、封诸王等事项。二是制书,用于大赏罚、赦宥虑囚、大除授等方面。三是尉劳制书,用于褒勉赞劳。四是发敕,用于废置州县、增减官吏、发兵、除免官爵、授六品以上的官。五是敕旨,用于百官奏请施行。六是论事敕书,用于戒约臣下。七是敕牒,用于随事承制。在唐代,常用的是制和敕;在宋代,常用的则是御札和敕牒;到了元代,则经常以圣旨的形式下达诏令;明代称作诏书和敕谕,清代已改换为上谕和廷寄这种诏令形式。参见“诏”和“诏书”条。

☚ 诏   诏书 ☛

诏令zhao ling

edicts and orders

诏令

imperial edict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