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职工工资计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职工工资计划

安排计划期职工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及增长速度的计划。它主要包括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两项计划指标。国家主要是编制下达工资总额计划,平均工资计划一般不下达,主要用于核算和分析职工工资水平变动情况,以及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等。具有参考性。编制工资总额计划时,首先要核定计划期最低限度工资总额,即报告期职工的实际工资总额。其次是测算计划增加的工资总额,包括:(1)计划期职工工资的自然增长额(又称翘尾工资),即报告期内由于增加职工、转正定级和提高工资水平后,影响计划期自然增长的工资额; (2)计划期必须增加的工资额,包括计划期增加职工、转正定级增加的工资,随经济效益提高增加的工资、奖金,根据国家政策规定进行职工升级、工资制度改革、提高工资标准和地区类别、增加津贴和补贴等增加的工资; (3)计划期内可能减少的工资额,包括职工退休、离休、死亡等自然减员减少的工资额,报告期一次性奖励、补贴或补发上年度工资等在计划期不再发放需核减的工资额,报告期多发滥发奖金、补贴在计划期应核减的工资额。上述第(1)、 (2)项相加,减去第(3)项即为计划期需要增加的工资总额。报告期职工的实际工资总额和计划期需要增加的工资总额相加,即为计划期的工资总额。以计划期工资总额除同期职工的平均人数即得出平均工资计划。它虽然不是国家下达的指令性指标,但它反映职工的工资水平,是拟定职工工资计划和进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参考指标。

职工工资计划

职工工资计划

劳动工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职工工资总额计划”、“职工劳动报酬计划”或“职工工资总额增长及分配计划”等。其主要任务与作用是: 确定国家、地区、部门、企业的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保证职工个人消费基金有计划地增长,控制职工人数,避免劳动消耗的盲目性,促使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编制依据是: 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幅度及消费品的供应状况。编制时应处理好工农关系、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和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编制方法与内容是: 在计划期原有工资总额基础上,具体核算❶计划期工资总额自然增长数额(俗称“翘尾工资”);
❷计划期新增职工工资数和转正、定级职工需增加的工资数额;
❸计划期提高职工工资水平需要增加的工资数额;
❹计划期可能减少的工资数额。

☚ 职务工资制   职工实际收入 ☛
000037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