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友鸾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张友鸾1904—1990安徽安庆人 张友鸾
张友鸾
张友鸾 张友鸾1904.11.10—笔名有柏森、悠然、悠悠、白云等。安徽安庆人。1920年在安庆县第一中学读书期间,在《申报·自由谈》、《时事新报·青光》等副刊上发表习作。1922年在北平平民大学新闻系读书时,与黄近青等组织星星文学社,正式开始文学创作活动。曾主编《京报》副刊《文学周刊》,在该刊以及《语丝》、《创造季刊》等处发表文学作品。后任北平《世界日报》总编辑。1926年受李大钊委托主办《国民晚报》,宣传进步思想。1927年后,曾在南京《民生报》、《新民报》、《南京人报》、上海《立报》等处任编辑或主编。早期主要从事杂文创作,据统计写了近千篇杂文。与此同时,还创作了反映大革命失败后社会黑暗的中篇小说《白门秋柳记》(1930年)、中篇传奇《沈万山》等。抗战时期,他担任重庆《新民报》主笔,与张恨水、张慧剑被人合称为“新民报三张”。他在《新民报》上编“曲线救国”专栏,发表针砭时弊,揭露黑暗的短文,引人注目。抗战胜利后,出版反映市民生活的中篇小说《魂断文德桥》等。建国后,写了《神龛记》和《国大现形记》等,并撰写历史题材的《十五贯》、《杏花庄》、《救风尘》、《赛霸王》、《魔合罗》等作品。他还有一批翻译作品和古典文学研究著述。 ☚ 张天翼 张长弓 ☛ 张友鸾1904年生,卒于1990年。1922年入北京平民大学新闻系,在校期间即从事新闻活动。1924年参加《世界日报》工作,很快任总编辑。1926年兼办《国民晚报》,任社长。1927年任南京《民生报》总编辑。1929年任南京《新民报》总编辑。1933年自办《南京早报》。1935年任上海《立报》总编辑。1936年与他人合办《南京人报》,任副社长兼总编辑。抗日战争期间,任《新民报》主笔。参加重庆、成都《新民报》创办工作。1946年回南京自办《南京人报》,1949年2月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南京解放后复刊。1950年改为公营,任总经理。1952年《南京人报》停刊。1953年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 张友鸾 张友鸾?~1990安庆人。1921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就读北京平民大学,主编《京报》文学周刊。20岁任《世界日报》总编辑。1927年任《国民晚报》社社长,先后主持《南京民生报》、《上海立报》、《南京人报》。1929年任《新民报》第一任总编辑,与张恨水、张慧剑、赵超构并称《新民报》“三张一赵”。抗战胜利后,与张恨水重新恢复《南京人报》,因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民主,报纸被国民党政府查封。建国后《南京人报》复刊,仍任总编辑。并被选为南京市各界代表会议代表,市人民政府监察委员。1953年调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错划为右派分子,仍积极从事古典文学研究。负责注释《水浒》、编辑《不怕鬼的故事》、及撰写的《秦淮粉墨图》等作品,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 ☚ 潘璟琍 潜山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