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行政仲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行政仲裁

又称“国家公断”。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与行政管理有关的争议提交第三者审理,由其作出判断或裁决。这种第三者是国家行政机关所设置的行政仲裁机构。仲裁活动被称为准司法行为,其依据是行政管理法规,并按照行政仲裁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其性质是由行政机构依司法化的行政程序处理与行政管理有关的民事纠纷。国外学者称有这类规定的法律为有关民商法的行政法规,视这类现象为公法向私法渗透。

行政仲裁

基于民事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和请求,国家行政机关依据自身职权,对争议双方的是非曲直进行公断的活动。主要特点: (1) 是行政机关的活动,行政仲裁必须在本机关的职权范围内进行仲裁; (2) 仲裁在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同意下进行,当事人无权选择其他仲裁机构或仲裁人,但仲裁机构也不得强行仲裁; (3) 仲裁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当事人的申请行为,无申请即无仲裁; (4) 仲裁必须针对争议进行公断,双方当事人的争议是民事争议,最终以仲裁协议而结束。当事人如对仲裁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间内向法院起诉,但如当事人不起诉或在法定期间不起诉,则仲裁具有确定力、执行效力。

行政仲裁

即“行政裁决”。

行政仲裁

行政仲裁

解决行政纠纷的方式之一,亦称“公断”。即由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向法定的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由仲裁人或仲裁机构了解情况后,根据有关法规作出裁决,双方有义务执行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仲裁后如果当事人不服,还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上级仲裁机构提出申诉或者向法庭起诉。如果期满不起诉,仲裁即具有法律效力,仲裁机关有权监督执行。如果当事者拒不执行,则可向法院申请执行。目前我国虽有行政仲裁的规定,但实际上采取仲裁解决争议的极少,多数纠纷都是由法院用调解或以判决的方式解决的。

☚ 行政诉讼法   行政处分 ☛

行政仲裁

行政仲裁

由特定的行政机构依法以第三者身份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按照仲裁程序作出公断的法律制度。行政仲裁具有下列特征: (1)行政仲裁是法定仲裁。由有关法律规范规定一定范围内的民事纠纷以行政仲裁方式解决; 仲裁的机构、程序、效力以及它和诉讼的关系等由有关法律规范规定。(2)行政仲裁是相对独立的行政机构的行政司法活动。(3)行政仲裁解决的是与合同有关的民事纠纷。(4)行政仲裁机构依法独立行使仲裁权。(5)行政仲裁书具有法律效力。行政仲裁机构,一般是仲裁委员会。行政仲裁要遵循以下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公正原则; 依法独立仲裁原则; 及时仲裁原则; 自愿仲裁原则; 不告不理原则。行政仲裁程序是准司法程序,一般包括申请和受理、组织仲裁庭调查取证。保全措施、调解、庭审和仲裁等程序。其中,采取保全措施限于经济合同仲裁、产品质量纠纷仲裁、农业联产承包合同仲裁、技术合同仲裁等与财产关系密切的合同纠纷仲裁。调解要求在行政仲裁过程中,应遵守先行调解制度。行政仲裁机构审理案件一般不公开进行。而且,行政仲裁实行一级仲裁制度。

☚ 行政过失   行政争议 ☛
000033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