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行政三联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行政三联制 行政三联制指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使国防最高委员会能控制国家一切行政工作而将计划、执行、考核三大步骤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制度。蒋介石于1938年4月担任国民党总裁后,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仿效希特勒成立党、政、军一元化的国防最高委员会。依据《国防最高委员会组织大纲》的规定,委员会设委员长一人,由国民党总裁任之,委员会有代行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之权,凡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所属之各部、会,及国民政府之五院、军事委员会及其所属各部、会,兼受国防最高委员会的指挥。还规定委员长“对于党政军一切事务,不得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为了把党、政、军各部门的计划、执行、考核工作控制在国防最高委员手里,下设中央设计局和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中央设计局专门制定各种方案,由国防最高委员会批准,交有关部门执行; 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负责考核各级党政部门对方案的执行,考核结果同样要呈报国防最高委员会核办。这样一来,国防最高委员会通过行政三联制,有效地加强了委员长——蒋介石个人的独裁统治。 ☚ 五院制度 伪满洲国 ☛ 行政三联制 行政三联制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为加强对全国政治、经济及各项国家事务的统制,于1940年开始推行设计、执行、考察三者互相联系的 “行政三联制”。1940年7月,国民党五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设置中央设计局和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以建立行政三联制的决议案。9月,国民党中央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央设计局组织大纲和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组织大纲。1940年2月,中央设计局和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正式成立。此后,行政三联制便在全国进行了推广。中央设计局的任务是主持政治经济建设计划之设计与审核,其中包括行政、经济、国防的设计和审核;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的任务是考察核定设计方案的实施进度,并执行党政机关的工作、经费、人事的考核。行政三联制的推行,加强了国民党对国家各项事业、各方面工作的统制和考察,强化了国民党的统治系统和统治力量。 ☚ 行宪国民大会 行政长官公署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