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体制改革1978年以来四川事业单位理财方式由传统供给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变。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实行统收统支。从1979年开始,四川在一部分农林事业单位进行经费包干的试点,随后在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实行 “预算包干” 办法,对医疗卫生机构和文艺表演团体实行经济管理办法,对科研单位实行科研经济责任制和有偿合同制,对部分有条件的科研、勘测设计、文化演出等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管理的试验,在有的单位试行“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 的定员定额管理,许多地方改革了公费医疗管理办法。为解决教育发展资金的供需矛盾,从1980年起,四川高等院校建立院校基金,实行奖励制度。从1983年起,对中小学教育坚持 “两条腿走路” 的方针,鼓励支持企业、单位和个人捐资办学,集资办学; 对一些有收入的单位和有经济效益的项目,逐步推行建立周转金的办法,将无偿拨付变为有偿周转,支持和促进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活动。这些改革,变独家理财为大家理财,也开辟了事业发展资金来源的新渠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