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失蜡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失蜡法

 武德四年七月十日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以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其钱文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时称其工。其字含八分及篆隶三体,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及左,回环读之,其意亦通流。俗谓之开元通宝钱。郑虔会稡云询,初进蜡样,自文德皇后掐一甲迹,故钱上有掐文,十八日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诸州,秦王、齐王赐三炉,铸钱裴寂赐一炉。
 

宋·王溥《唐会要》卷八九


 [注]①累:音垒,古代重量单位,十黍为累,十累为铢。
 【评】这是我国古籍中用失蜡法铸钱的记载,时代远晚于出土遗物,河南渐川铜禁,湖北随县尊盘,都是战国晚期用失蜡法铸造的精品。

(吴坤仪)


 古者铸器,必先用蜡为模,如此器样,又加款识刻画,然后以小桶加大而略宽,入模于桶中。其桶底之缝微令有丝线漏处,以澄泥和水如薄糜,日一浇之,候干再浇,必令周足遮护。讫,解桶缚,去桶板,急以细黄土多用盐并纸筋固济于元澄泥之外,更加黄土两寸留窍中。以铜汁泻入。然一铸未必成,此所以为贵也。
 

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


 【评】赵希鹄《洞天清禄集》是最早记述失蜡铸造工艺的文献。
失蜡法

031 失蜡法

古代金属铸造方法。一直在我国不断应用,现在佛山、苏州等地仍然使用失蜡法这一传统技艺制作艺术铸件。失蜡法是先用蜡制成模,外敷造型材料,成为整体铸型,再加热将蜡化去,形成空腔铸范,浇入液态金属,冷却后得到成型铸件。中国已知最早的失蜡铸件是河南淅川出土的春秋晚期铜盏部件和铜禁 (约前6世纪)。传统失蜡法的具体工艺记述,首见于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元代设失胆提举司,专管失蜡铸造。在长期应用过程中,发展出多种工艺类型,用拨塑方法制作蜡模的,称拨蜡法。现存北京颐和园的铜狮,万寿山铜亭的部分构件都是用拨蜡法铸造的。

☚ 百炼钢   拨蜡法 ☛

失蜡法

金属铸造工艺的一种方法。其工艺为:先用蜡料作出铸件的模型,称为蜡模。由于蜡的可塑性好,可在蜡模上作出繁复的纹样或使之具有复杂的形状。在蜡模的表面涂以粘土及沙石的粉末等,加热烘烤,蜡模熔化流出,从而形成坚硬的铸件用范。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失蜡法铸件是楚共王熊审盏。河南下寺楚墓出土的铜禁、铜盏及曾侯乙墓出土的尊盘也都是我国早期的失蜡铸件。下寺1号楚墓出土铜盏的足部、钮部缠绕的纹样,是采用蜡条捏出来的,表面有明显的修饰痕迹。《楚辞·招魂》中有“粔籹蜜饵,有𫘲兮”的记载。当时楚人已能养蜂食蜜,当也了解蜂蜡的用途。这是楚国出现失蜡法的基本条件之一。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