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技术培训
1951年,苏南行署农林处曾在宜兴农校举办过一期农业技术训练班,学员70人,学习期限1年,其中生产实习半年,结业后,分配到苏南(包括松江地区)各县。1956年农业合作化高潮时,省农业干部学校举办了规模达300多人的农业技术训练班,学习期限半年,但结业后除留省30人外,其余全部支援了边疆省份。
1964—1966年,利用农闲季节,省农林厅、中国农科院江苏分院联合在句容农校举办3期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站业务站长训练班,每期2周左右。1964年第一期,458人参加,1966年第二期,440人参加。训练期间,以互学为主,并请劳动模范、专家学者来班作辅导报告,做到上下之间、地区之间、科研推广之间的相互交流。
1978年12月,省农林厅发出《关于加强农业技术培训的通知》,1979年发出《关于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初步规划》,对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作了明确分工,省农林厅原则上负责农艺师一级农业技术干部进修,地区(市)农业部门负责助理农艺师、技术员一级农业技术干部进修,县农业部门负责农民技术员的培训。省农林厅在江苏农学院设立专门培训基地,地、市主要依托所在的农业学校,县则由各县农业干部学校承担。省农林厅先后举办了水稻、麦类、棉花、油菜、蔬菜、植物生理、遗传育种、土壤肥料等高研班和微电脑应用、英语、日语等专业进修、培训班近60期,每期20—30天,外语班半年到一年。1981—1990年,参加省进修、培训班的人数达4 500多人。
1981—1985年,全省各地区(市)一级培训农业技术干部达2 437人次,县(市)一级培训乡农民技术员达16.71万人次,区、乡一级培训村农民技术员249万人次。全省各级农业技术人员被送往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进修的共计346人。
1986—1990年,省、市、县、乡四级共举办各类各级农业技术培训班8万多期,受训人数达1 079万人次。其中,省市两级培训1.45万人次,县级培训118万人次,乡级培训959.4万人次。
1990年开始,江苏省农林厅利用高校、中等农校、职业学校、省市县农业推广中心以及乡农技校和农民文化学校等阵地,组织实施“511”培训工程,围绕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各种项目,加强培训,提高了农业干部、农技人员、农民技术骨干的科技文化素质,调动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学技术、用技术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全省还全面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参加“绿证”培训人员有5万多人。至1995年,已有10 000多名各类科技示范户获得“绿色证书”,成为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