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把握生产的重点和方向
改革开放前的30年,江苏水产业发展一波三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水产资源的实际状况,在指导思想上重捕捞、轻养殖,重利用、轻保护,把渔业生产的重点压在近海和内陆水域的捕捞上。一方面捕捞过度,使主要传统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大量可以养殖的水域、滩涂资源没有得到利用。因而水产品总产量徘徊不前,水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1979年起,根据水产资源实际,确立了 “以养为主,养捕加并举”的水产业方针,调整了水产业内部结构,在稳定近海和内陆水域捕捞生产、搞好资源保护和增殖的基础上,将发展的重点转移到分布面广、容纳劳动力多、投入少、见效快的海淡水养殖业上。同时,适当集中财力,稳步开拓外海和远洋渔业。由于指导思想明确,方针、路子对头,江苏水产业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不仅海淡水养殖业迅速成长,而且近海和内陆水域渔业资源的增殖保护也显见成效,一些传统渔业资源有所恢复,捕捞渔业产量稳中有升。在不长的时间里,水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水产品总产量大幅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