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扩大建设规模
60年代以来,定西县以修梯田为中心的水土保持工作本来就有一个良好的基础,80年代初,土地承包到户,全县整修新修梯田的活动也从没有间断过。1982年3月,中共定西县委六届四次扩大会议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决定把梯田、种树、苜蓿草“三件宝”作为改变定西生产条件和农业面貌的长期战略任务长期抓下去,并一定要抓出成效。县上的决心,尤其是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加上全县人民齐心,促使定西县修梯田、种草、种树的群众运动规模空前扩大,质量越修越好。主要表现在:
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群众第一关心的是吃饱肚子,因此在定西修梯田一开始就成了改变生产条件的主战场,治理规模由一家一户发展到一社、一村、一乡或几乡联办;治理面积由不到0.1公顷、几公顷,发展到十几公顷,几十公顷连片治理,有的如鲁家沟乡达到近百公顷;治理时间,由季节性突击,发展到季节突击与长年治理相结合;治理速度1983—1984年,每年完成2 000多公顷,1987—1992年每年完成3 400多公顷,最高1987年完成3 760公顷。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修梯田的任务,县上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修梯田,持续、快续、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