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伐木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伐木丸

《本草纲目》卷十一引张三丰方。又名三丰伐木丸。制苍术一斤,黄酒曲二两(二味同炒赤色),皂矾(醋拌晒干,入阳城罐火煅)半斤。为细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四十丸,酒或米汤送下,日二至三次。治黄胖病,面色萎黄浮肿,心悸气促,肢倦无力等症。伛(yu 雨) 症状名。曲背、驼背。《素问·刺禁论》: “刺脊间,中髓为伛。”刺脊骨间隙,深伤脊髓,可造成伛偻曲背。

伐木丸 《本草纲目》卷十一引张三丰方

【组方药物】 苍术1千克(米泔浸2宿) 黄酒曲120克(同苍术共炒为赤色) 皂矾500克(醋拌晒干,入瓶火煅)
【制剂用法】 上药3味,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40丸,好酒、米汤任下,每日2至3服。
【主要功效】 燥湿运脾,伐肝消积。
【适应病证】 脾土衰弱,肝木气虚,皮肤黄肿如土色,心腹胀满,肢倦无力,能食而不消化。亦治疳积,疟痢。
【临床验证】 1.血吸虫病:以本方治疗130例,其中肝硬化14例,肝脾肿大104例,腹部有肿块结肠增厚7例。以本方治疗20~60天,症状消失或减轻,有效率达80~100%(《上海中医药杂志》1959,4:14)。2.肝脾肿大:以本方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42例。结果除9例无改变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缩小),疗程20~30天,其他体征亦显著改善,血细胞增加,精神和食欲均趋于正常(《江苏中医杂志》1958,9 : 23)。
【方义分析】 此为临床常用名方。方中皂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既能入血分养血伐木,又能燥湿化涎,利小便,消食积,治肿满黄肿、疟痢疳积;苍术、黄酒曲健脾燥湿,消积和胃,合皂矾以扶土伐木。三药合用,肝得疏泄,脾得健运,积滞得消,则黄肿自退,疳积可愈。今常用于缺铁性贫血。

伐木丸fámùwán

又名三丰伐木丸、术矾丸。《重订广温热论》引张三丰方。制苍术一斤, 黄酒曲二两, 煅皂矾八两。糊丸, 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 日二至三次, 酒、米汤送服。治黄胖病(即钩虫病) 面色萎黄浮肿、心悸气促、肢倦无力等症。

伐木丸

伐木丸

本方出自 《本草纲目》卷十一引张三丰仙传方。又名三丰伐木丸,术矾丸。方由苍术二斤(米泔水浸二宿),黄酒面曲四两(炒赤色),皂矾一斤(醋拌晒干,入瓶火煅)组成。上药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好酒、米汤任下,日二、三服。功能燥湿运脾,泻肝消积。主治黄肿病(相当于钩虫病)。面色萎黄,浮肿,心腹胀满,心悸气促,肢倦无力,能食而不消化; 亦治疳积,疟痢,黄肿病。本方所治证属肝旺脾虚所致。治宜燥湿运脾,泻肝消积。方中苍术燥湿运脾,皂矾醋拌入肝脾泻肝,燥湿化痰,消积杀虫,黄酒面曲消积和胃。诸药合用,肝得疏泄,脾得健运,积滞得消,共成燥湿运脾,泻肝消积之功。本方加栀子、柏皮合茵陈五苓散,可治疗湿热黄疸。
绛矾九(《重订广温热论》卷二) 方由皂矾五钱(面裹烧红),杜苍术五钱,川朴八钱,广皮六钱,甘草(炒焦)三钱组成。煮红枣为小丸,姜半夏粉一两为衣,每服钱半或二钱,一日两次,淡姜汤送下。功能健脾消积。主治湿热黄胖,脱力劳伤,腹胀肠红,食积痞块,腿足浮肿,小便不利等。方中皂矾(亦名绿矾)杀虫消积,为方中主药,辅以苍术、厚朴、陈皮、半夏健脾燥湿; 甘草、大枣补气和中,以减少绿矾的副作用。

☚ 牡蛎泽泻散   甘露消毒丹 ☛
0000388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