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广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广播

(一) 广播

新中国成立前,京郊是用喇叭筒以喊话方式进行广播宣传。1936年12月22日,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在通县城内建立冀东无线广播电台不到一年便夭折了。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对发展农村广播事业给予了高度重视。1954年春,南苑区红星集体农庄建立了当时北京郊区农村第一座有线广播站,广播站有一台广播机,7只高音喇叭。
1956年区(县),乡及集体农庄已建立有线广播站30余个,安装高音喇叭和入户喇叭总数达到6447只,为郊区农村有线广播建设三年高速发展积累了经验和奠定了基础。
1957年1月,北京市农村广播管理处成立。1958年底,各郊区县广播站均已成立,乡级和乡以下广播站也诞生了一大批,全郊区广播站总数达到100余个。农村有线广播的布网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到1959年,郊区农村安装高音喇叭和入户喇叭总数达到145 000只,基本实现了区县有广播站,队队通广播。
京郊广播事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以下三大因素造成农村广播事业长时期的滑坡。
❶“大跃进”造成农村经济困难,对农村广播事业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村广播站和一些乡级广播站处于半瘫痪状态。以广播喇叭为例,1960年京郊广播喇叭已由原来的145000只下降到48000只。
❷农村广播管理机构不稳定、不健全和领导力量被削弱,致使农村广播事业受到影响,到1964年底,京郊广播喇叭再度下降到29 000只。
❸“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郊区广播站遭到“造反派”的冲击,工作秩序被打乱,广播器材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京郊广播喇叭总数仅剩下5200多只。
为了保住农村广播这块宣传阵地,北京市革命委员会从文化局收回了京郊广播的管理权,交由政工组管理;1968年,郊区县广播站也先后实行了军管,郊区农村广播阵线逐步趋于稳定。
1969年6月,京郊广播归属北京市农林组革委会领导,当年投资48万元,投放钢材600吨、水泥1600吨、铁线180吨;调拨500瓦、800瓦广播扩大机36台;向远郊七个区县发放三用机700余台,高音喇叭232只,压电喇叭24000只,改善了农村广播设施。京郊广播事业在北京市领导部门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又现生机。
1970年,延庆县广播站采用电灯零线挂入户喇叭技术,使小喇叭入户在全县普及。北京市农林组革委会组织现场会在郊区推广,1971年底北京郊区农村广播喇叭总数跃增到775 000只,入户率达到94%。
1973年10月,中央广播事业局提出“以县站为中心,以公社放大站为基础,以专线传输为主”建设农村有线广播网的方针。京郊广播系统根据这一方针积极实施广播专线建设,到年底,专线架设达到3 000余杆公里。12月3日,经市革委会批准,北京市农村广播管理处再度成立。1974年1月以后,各区县相继成立广播科或广播事业管理科。市,县(区)广播管理机构的健全,加强了郊区广播事业的统一领导。1975年至1978年,北京市农村广播管理处组织专业培训20余期(次),对提高京郊广播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也为郊区广播技术改造打下了基础。1978年4月,海淀区广播站“四用一化”调幅广播技术试验成功,北京市农村广播管理处召开现场会,首先在北京郊区推广。12月,中央广播事业局又在海淀区召开“全国有线广播自动化现场会”,向全国推广“一线多用”的经验。
1979年9月,北京市广播事业局成立,郊区农村广播划归北京市广播事业局管理,并成立农村广播事业处,农村广播从此实行对口管理。1980年开始面向社会开展服务性业务,实行有偿服务。1981年,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北京市广播事业局《关于加强广播事业管理工作的请示报告》的通知,重点加强郊区广播事业的统一管理;各区县广播管理机构也由此统一改称广播事业科。京郊广播宣传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突出地方特色,普遍开办了《农村政策》、《农业科学》、《地方风貌》、《地方文艺》、《为您服务》等受群众欢迎的专题节目。
中共中央(1983) 37号文件指出“农村有线广播是向八亿农民宣传教育的强有力工具,是县委、县政府向本县人民传达政令,指导工作,组织生产,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工具”,农村广播“以宣传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同年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也对农村广播电视提出了“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根据中央精神,区县广播站的广播宣传实施新闻节目改革,在转播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对农村广播》,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对郊区农村广播》、《北京新闻》节目的同时,开始自办“地方新闻”节目,多数区县广播站能播出“当日新闻”10分钟以上;在节目安排上也突出加大社会新闻播出量,压缩会议报道。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广播在配合区县工作重点做好宣传的同时,县广播站的专题节目不断增加,内容丰富、寓意广泛的长期性和短期性的各类专题节目不断出现,有的站能够同时办十几个专题节目,拓宽了宣传面,同时也显示了区县广播站的播出技术能力和编播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京郊广播自1983年以后,在中央37号文件和第11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坚持巩固、提高、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市、区县、乡三个积极性,在改革中进一步臻于完善。到1993年底,京郊广播网络基本实现了有线、无线的混合覆盖,成为区县委、区县政府宣传教育农民,向本区县人民传达政令、指导工作、组织生产、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宣传的有效工具。

☚ 二、农村广播、电视事业   (二) 电视 ☛
0000193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