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一) 建立良种繁育体系

从50年代起,浙江就十分重视畜禽良种的选育、引进和推广工作,到80年代,全省先后兴办了金华种猪场、杭州种猪试验场、淳安种牛场、上虞绍鸭原种场、余杭湖羊场、萧山种鸡场、仙居种鸡场、天台种公牛(冻精)站等15个国营种畜禽场和18个国营家畜良种推广站。并建立人工授精输配点216个。有600多个乡办起了集体家畜配种站。各地还积极扶持个体种畜户,为周围乡村母畜配种繁殖,逐步在全省形成了畜禽良种繁育和供种体系。经过长期的选育,使许多畜禽地方良种保存了优良特性,建立了良种群体,扩大了良种产区。80年代初,又引进丹麦长白、杜洛克、英法系大约克、汉普夏等四大瘦肉型良种公母猪,定点繁育,通过18个国营家畜良种推广站和集体配种场(站、点)进行推广,并调整2 000多个公猪专业户,分批分期更新公猪。据60个县 (市)1984—1987年统计,共更新良种公猪2 365头,淘汰劣种公猪2 573头。全省四大瘦肉型良种公猪增加到3 859头,占公猪总数的69%。同时,各地还进行了一系列生猪杂交组织协作试验,筛选出一批理想杂交组合,进行重点推广。根据屠宰测定,二元杂交肉猪瘦肉率从原来的43%提高到49.81%; 三元杂交肉猪瘦肉率提高到54.2%。1983—1989年,全省累计增加出栏瘦肉率48%以上的肉猪1 150.19万头,增加瘦肉2.25万吨;肉猪饲养期平均缩短60—90天,日增重从300克上升到450克,每增公斤猪肉节约饲料0.4公斤,仅此一项节省了饲料25.76万吨。1992年,全省国营种畜禽场增加到19个,共繁育推广“四大”瘦肉型良种猪1.8万头,良种公猪的比例达到85%;杂交母猪的数量占到全省母猪总数的30%以上。
牛主要是推广冻精配种。70年代末期在杭州、天台、金华等种牛场(站)配备制冻精、液氮的机器设备,在瑞安、天台、杭州、临安、金华等27处推广应用牛冻精,共配母牛2.6万头,基本建成冻精推广体系。80年代初,全省应用牛冻精单位扩大到48处,每年配母牛2万多头,占当年成年母奶牛的79%左右。以后年配种的奶牛逐年增加,到1986年,奶牛配种3.1万余头,占当年奶牛饲养头数的64.6%。1986年,全省平均每头应用冻精的公牛配母牛1 108.6头,比自然交配时每头公牛配母牛56.1头,提高了近19倍。公牛谱系年产奶量由原来的5 000公斤提高到8 000—12 000公斤,母牛产犊周期则由446天缩短到412天。从1987年开始,改颗粒冻精为细管冻精,每粒有效精子数3 000万以上,冻后活力为0. 5—0. 52级,情期受胎率上升到56%。
鸡的良种繁育也有很大进展。从1983年起,先后从英国、荷兰、法国和上海引进新浦东、罗斯、海佩科、依莎等祖代肉用、蛋用的种鸡和配套种鸡1.65万羽,父母代种鸡种蛋1.2万只。省农业厅投资100多万元,建立了5个祖代种鸡场,饲养法国依沙祖代种鸡1.1万羽,荷兰海佩科祖代种鸡3 900羽,艾维菌祖代种鸡2 000羽,明星和宝星祖代种鸡5 500羽。在各市地县建立父母代鸡场63个,养父母代种鸡20多万羽。同时,各地还建立了一批养禽专业户。采取省管祖代种鸡,地市管父母代种鸡,县(市)管专业户商品鸡的分级管理体制。在各种鸡场和专业户全面推广控温、光工厂化育雏,多层笼立体密集饲养,不同阶段喂不同的配合饲料,采取系列化的预防接种和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相结合的综合防疫措施,形成一整套的集约化饲养管理技术。到1988年底,全省累计推广各种父母代种鸡71.47万羽,推广商品代鸡1 887万羽,罗斯鸡已普及全省,海佩科鸡和依莎鸡已普及到65%的县(市),养禽专业户发展到4.95万户,专业户养禽达到3 524万羽。推广饲养这些良种鸡后,每增重1公斤,仅消耗配合饲料2.2—2.5公斤,生产1公斤鸡蛋也只消耗配合饲料2.7公斤左右,比原有品种大幅度降低了耗料,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到1992年,全省已建成的家禽两级繁育制种体系,共拥有父母代种鸡场103个,饲养种鸡100多万羽,每年向饲养户提供商品代鸡9 000多万羽。
浙江省种畜禽场存栏、出栏、供种情况,见表3-4-5。

☚ 三、主要措施   (二) 推广配、混合饲料 ☛
0002257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3: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