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建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建立 (一)建立1956年1月,国家颁布《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规定农牧区集体对缺乏劳动力或者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农牧民实行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指儿童和少年)、保葬的“五保”政策。自治区于1956年下半年开始试办,采用“三定”办法,即先定“五保户”生活标准,再定他们自作劳动日和其他收入,最后定集体补助数。1957年全面实行“五保”制度。是年底,全疆有“五保户”2.75万户,5.06万人,其中实行“五保”的3.2万人,占“五保户”总人数的63.24%。“五保”费用均是从农牧区集体经济的公益金中列支。 ☚ 一、“五保”制度 (二)人民公社时期的“五保户”供养 ☛ (一)建立 (一)建立50年代,在农牧区实行对“五保户”散居供养的同时,部分乡村即开始试办敬老院。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后,农牧区敬老院发展很快。至1959年底,全区有59个县建立敬老院1 043所,收养“五保户”1.9万人。开始时由公社管理,后改为由大队管理,费用由社队公益金开支,经费不足的,由国家救济费补贴。敬老院大都建在供养方便、环境优养的地方,吃、穿、取暖都有保障。1960—1962年的“三年困难”时期,由于生产下降,公益金缺乏,已经建起来的敬老院在此时期大多数关闭,“五保户”又回到原住村子。1963年后,农业生产逐渐恢复,敬老院又陆续建立,当年全区有敬老院382所,工作人员450人,收养“五保户”4 611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批敬老院被解散,至1977年只剩下62所。 ☚ 二、敬老院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敬老院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