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迎春花市
广州迎春花市全国著名。由于广东籍华侨众多,春节摆迎春花市的习俗也在东南亚以及其他国家华人聚居的地方盛行,特别是香港、澳门地区与新加坡的花市,已成了当地一胜景。
广州的迎春花市一般自春节前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便用毛竹搭棚,二十六日开始各郊县花农便入场售卖。至三十日除夕夜,花市便进入高潮,当凌晨庆祝新年到来的爆竹响过之后,一年一度的花市活动便告结束。花市期间,羊城人纷纷前往花街(花市)观花、买花。市俗有“不行花街,不算过年”之说。岭南民俗凡事喜好讲个意头,欢度春节买花亦不例外。家家户户过春节时都要买盆桔子回家摆设,以求吉祥如意,大吉大利。
广州花市源远流长。宋时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其时广州盛产素馨花,花开时,花贩“以竹丝贯之,卖于世,一枝二文,人竞买戴”。至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记当时广州花市之花,均出自今庄头等地,已有专门种植供上市的花田。清晨贩者用木船载着鲜花渡江上市。“城内外买者万家,富者斗斛,贫者以升,其量花若量珠然。”到了清朝中期,广州花市有了新的发展。清光绪、同治年间人张心泰撰写的《粤游小志》正式记录了迎春花市的情况:“每届年暮,卖吊钟花与水仙花成市,如云如霞,大家小户,售供座几,以娱岁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除了广州城区的中心花市外,各个区、县农村都设花市。花市的规模和花色品种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使羊城花市更为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