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魏建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魏建功 【生卒】:1901—1980 【介绍】: 现代江苏省海安县人。 曾用笔名天行、文里(狸)、山鬼。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留校任研究所国学门助教。 后历任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西南女子师范学院教授,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主任委员。建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先后兼任中文系主任、副校长等职,主持创办古典文献专业,任教研室主任。 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还曾任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语文》杂志常务编委、文化部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中央推广普通话委员会委员、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等。魏建功学术上的主要成就在汉语音韵学方面,从事汉语音韵学的研究和教学几十年,在各大学讲授过“声韵学概要”、“等韵研究”、“声韵学史”、“普通话语音史”和“方言研究”等有关汉语音韵学的课程,发表有关汉语音韵学的论文数十篇,出版《古音系研究》(1935年)专著1部,并同罗常培、刘复等合编《十韵汇编》(1936年)。 魏建功从事音韵学研究深受清代“朴学”的影响,注重考据,讲究材料的翔实和方法的严谨,而在观点和方法上,又接受了现代语音学的影响。《古音系研究》一书汇集了前人音韵学研究的成果,系统总结了有关音韵学研究的理论、观点、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提倡用历史主义的观点研究古音,提倡研究活的语言材料,提倡研究反映在语词中的语音现象,提倡分析音类和构拟音值并重,提倡归纳语音发展规律和语音对应规律。这部专著著力探讨音韵学研究的理论问题,别具特色,对现代音韵学研究者产生了一定影响。魏建功音韵学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是《切韵》系韵书源流的研究。《十韵汇编》汇辑唐写本《切韵》残卷5种、《刊谬补缺切韵》残本2种、《唐韵》残本1种、五代刊《切韵》残本1种,同《大宋重修广韵》排比对照,条理明晰,为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同时,他先后发表了《陆法言〈切韵〉以前的几种韵书》(1932年)、《唐宋两系韵书体例之演变》(1932年)、《论〈切韵〉系的韵书(《十韵汇编》序)》(1935年)、《故宫完整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1948年)、《故宫完整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续论之甲》(1951年)、《〈切韵〉韵目次第考源》(1957年)、《〈切韵〉韵目四声不一贯的解释》(1958年)等学术论文,对《切韵》系韵书的性质、体制、源流,作了精辟的考证。 除了汉语音韵学外,魏建功在民间歌谣的整理与研究、现代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推广普通话、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简化汉字、辞典编纂等方面,都做了不少工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