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zhongxue sheng-wu jiaoxue zhong de bianzhengweiwuzhuyi jiaoyu
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形成学生生物学基本观点(如进化观点、生态观点等)的过程中,无不渗透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这种教育可从下述各个方面进行:(1)认识生命的物质性。在教学中,应使学生认识:
❶生命的本质是物质的。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人们对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生命活动的研究,实质上是对不同水平、不同形态的物质运动的研究。
❷生命物质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既是统一的,又有质的区别。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都可在无机界中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所谓“生命元素”,这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但是由于原生质是以蛋白质、核酸等为主组成的多分子体系,而其中的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和生命活动的调节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贮存者和传递者,它们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关系到生物性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与无机界的化合物又有很大的区别。
❸生命活动过程是物质的变化过程,同时又是能量的转化过程,两者相互依存,但以物质变化为基础。(2)形成普遍联系的观点。辩证法把自然界看成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各种对象或现象是有机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在生物教学中,应使学生认识:
❶生物体是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在讲授任何生物体的任何组织、器官时,都应该使学生了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结构和机能的关系,说明生理机能是在一定形态结构的制约下实现的,结构的改变可以引起生理机能的改变,而生理机能的改变又往往可以引起形态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
❷生物体与它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统一的。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活条件及其他生态因子是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依赖环境而生存。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又时时刻刻影响着环境。(3)树立变化发展的观点。辩证法把自然界看作是不断运动、变化、更新和发展的。在此过程中,始终有些对象在产生、在发展,又有某些对象在破坏、在衰退。应该教育学生了解,就生物的个体而言,任何生物都有其自身的发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就生物界而言,则存在着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过程——生命从无到有,生物由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高等动物发展出人类等等。在上述的任何变化中,内因始终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防止唯心的内因论 (如“活力论”) 和机械的外因论 (如“环境决定论”)。(4)培养对立统一的观点。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现象都含有内在的矛盾,它们都有其正面和反面、过去和未来,都有其衰退着的东西和发展着的东西,这种对立面的斗争和转化,正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生物教学应使学生懂得:任何生命现象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无不充满着矛盾,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神经的兴奋与抑制;生物之间的互利和斗争等等;而最基本的矛盾则是新陈代谢,其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生物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对立统一过程中实现着自我更新。在生物界,群落演替、生态平衡、生存竞争等,也都充满着矛盾,也正是这些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才推动了整个生物界的进化和发展。在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防止生搬硬套;同时要注意避免拟人观、目的论等错误观点对学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