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背枇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背枇杷 【概况】: 基源 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青海杜鹃、太白杜鹃或金背杜鹃的果实。 原植物 作金背枇杷入药的有3种:青海杜鹃Rhododendron przewalskii Maxim.,又名枇杷、陇蜀杜鹃(《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太白杜鹃Rhododendron purdomii Rehd.et Wils.,又名药枇杷(广西)和金背杜鹃R.clementinae Forrest ex W.W.Sm.subsp.aureodorsale W.P.Fang,又名金背枇杷(《秦岭植物志》)。 形态 青海杜鹃为常绿灌木,高达3m。幼枝粗壮,无毛。 叶簇生枝顶,叶柄长1~2cm,无毛;叶片坚革质、椭圆形至长圆形,长7~10cm,宽3~5cm,顶端钝,有短尖头,基部圆,背面幼时被黄棕色星状薄绒毛,后渐脱落。伞房状球形花序有花12~15朵;花梗长1~1.5cm,无毛;花萼短、无毛,有半圆形齿;花冠钟状,白至粉红色,长约3.5cm,裂片5,圆形,雄蕊10,花丝下部有粗短毛;子房通常无毛,柱头头状,绿色。 蒴果圆柱形,长达1.5cm,光滑。(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126页.图420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4000ml左右的高山,常成林。分布于青海、甘肃、陕西和四川。 太白杜鹃与青海杜鹃的区别在于:叶背面淡绿色,无毛;花序为短总状伞形花序,花梗被短柔毛,子房密被白色柔毛;蒴果及果梗常被红褐色柔毛。 花期4~6月,果期7~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3册.139页.图4227)生于海拔1800~3400m的山坡林中。 分布于河南、陕西和甘肃。 金背杜鹃与青海杜鹃及太白杜鹃的区别在于:花萼小,7裂,花冠杯状,白色、具红色斑点,7裂,裂片内面下部被短柔毛;雄蕊14~15枚;蒴果长2~3cm,无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图见《秦岭植物志》.第1卷.第4册.21页.图21)生于海拔2600~3200m的高山林地。 分布于陕西、四川和云南。。【化学】: 附 叶含杜鹃毒素(Rhodotoxin)0.06~0.1%,甙元为槲皮素的黄酮甙2.10~2.64%,鞣质8.31~10.8%,杜鹃毒素和鞣质的含量随季节而变化。此外还含有杜鹃酮(Germacrone)。 参考文献 中药通报 1986;11(1)∶41 【药性】: 性味 苦,平。 功效 镇咳祛痰,清肺和胃,降气消暑。 主治 肺热咳嗽,呕吐,口渴。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陕西中草药》:“治肺热咳嗽,呕吐、口渴:金背枇杷6~9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