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甲状腺恶性肿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甲状腺恶性肿瘤

甲状腺恶性肿瘤

甲状腺恶性肿瘤主要为甲状腺癌,发生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比弥漫性甲状腺肿为多,在切除的甲状腺结节的标本中,癌肿占4~17%,在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例中,弥漫性甲状腺肿发现有癌者仅1~3%,而结节性甲状腺肿发现有癌者为7%。甲状腺恶性肿瘤在我国并不少见,其发病率一般女性比男性高2~3倍,死亡率在各种因癌致死的病例中仅占0.5~1%。
分类 一般分为以下四类:
❶乳头状癌: 最为常见,约占甲状腺癌的2/3,分化较好,生长慢,预后良好。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好发年龄较其他甲状腺癌为轻,多见于青年女性。肿瘤细胞排列呈乳头状,间有大小不等的共壁滤泡,一般为实质性,大的肿瘤也有囊性变,内含棕黑色液体。主要经淋巴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血行转移少见;
❷滤泡癌: 约占2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60岁多见。镜下与滤泡腺瘤有时很难区分,通常癌瘤中血管丰富,易侵犯被膜、血管或淋巴管,故血行转移较多见,可转移至肺和骨胳。滤泡癌可包含假乳头状结构,但缺乏纤维血管构架;
❸髓样癌: 少见。约占甲状腺癌5%,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平均为50岁。少数病例有家族史,且可伴有多发性内分泌腺病(MEN Ⅱ型) 的症状,分泌降钙素,可有腹泻。为滤泡旁或C细胞所产生的恶性肿瘤,分化较差,但临床上以生长较慢、质硬、无被膜、基质中含有淀粉样物质为其特征;
❹未分化癌: 较少见,多发生于较大的年龄,生长迅速,预后不良。组织学上可分为梭形和小细胞癌,前者可包含奇异核或多核的瘤巨细胞,故亦称巨细胞癌;后者细胞小而均匀,可含有分化良好的乳头状或滤泡癌灶,恶性程度较低,镜下很难与原发性淋巴瘤鉴别,有时小细胞癌易误诊为淋巴瘤。未分化癌无被膜,常侵犯甲状腺外组织,手术切除率低。此外尚有其他恶性肿瘤包括鳞癌、肉瘤、畸胎瘤和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等,虽其比例很小,但预后不良。
临床表现 常为颈部肿块,生长速度与癌的类型有关。少数觉颈部疼痛,如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多属未分化癌,或为其他类型癌的晚期表现。检查颈部可扪及甲状腺呈结节状肿大,弥漫性增大少见。多数硬而实,部分呈囊性。颈部扪及肿大而硬的淋巴结,为局部转移。累及颈交感神经节而出现Horner综合征。晚期肿瘤固定,并可出现远处转移症状。约10%的病例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这类多属于分化良好的腺癌。诊断 甲状腺的恶性肿瘤除应与良性腺瘤鉴别外,还须与甲状腺炎鉴别。
❶亚急性甲状腺炎;发病较急,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常伴有咽喉痛,甲状腺硬韧,有压痛,血沉快,蛋白电泳表现丙种球蛋白升高,蛋白结合碘高于正常,而131Ⅰ扫描为“冷结节”。激素治疗的效果显著;
❷淋巴性甲状腺炎: 又称Hashimoto甲状腺炎,为慢性进行性双侧甲状腺肿大,质硬,呈结节状,甲状腺功能偏低,131Ⅰ扫描可见分布普遍稀疏。激素治疗效果甚佳;
❸木样甲状腺炎: 为慢性增生性纤维化的炎性病变,病史长,可累及双侧甲状腺及其周围组织,质硬如木板,偶有喉返神经麻痹的表现。上述甲状腺炎,虽各有其特点,但往往须行病理检查方可鉴别。
治疗 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措施,根据术前判断和术中所见,首先须确定病变为单侧或是双侧,能否切除,属何类型,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然后决定治疗方案。对分化较好,病变限于一侧者,可行全腺叶切除,加切除峡部和锥体叶。是否需常规行颈部清扫,尚有争论。根据临床资料,如未发现明显局部转移,加作颈部清扫,并不改变其预后,故似无必要。多数病例采用单纯腺叶切除即可获愈。如有邻近肿大淋巴结和其他受累组织应一并切除。也有人考虑到多中心的可能,对侧也作次全或全切除术。如病变累及双侧,对乳头状癌通常只须作患侧腺叶全切除,加作对侧次全切除和局部淋巴结清除。如无淋巴结肿大,可不加清扫。滤泡癌则由于其血行转移较多见,为便于作放射性碘治疗,常须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对未分化癌能切除的病例,可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后进行放疗,预后往往不佳。由于甲状腺腺瘤与腺癌术前有时很难区分,故应强调术中作冰冻切片检查,以争取尽可能作一期甲状腺癌根治术。
甲状腺制剂治疗可抑制脑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儿童和40岁以下的成年人,尤其是女性,用甲状腺制剂治疗的反应较好。甲状腺制剂可于手术切除原发病变后作为长期辅助治疗。对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例,可单独用甲状腺制剂治疗。远处转移包括肺、骨胳和其他内脏的转移癌,经甲状腺制剂治疗可使癌的生长受到抑制。乳头状癌疗效最好,滤泡癌效果较差,对未分化癌则不敏感。常用剂量甲状腺制剂为0.2~0.3g/qd(或0.06~0.09gtid);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为100μg/qd,分次给药,持续3~4周后,长期间断使用。
放射性碘治疗对吸收131碘较高的滤泡癌或滤泡和乳头状混合型癌效果较好。但对未分化癌效果不佳。对其他类型癌无作用。一般细胞分化程度愈低,吸碘能力愈低,未分化癌几乎不吸收。为远处转移的滤泡癌,必须先作甲状腺全切除,才能使131碘集中到转移病灶。开始应用大剂量(100~200mCi),否则可以损害细胞对放射性碘的吸收能力,而影响疗效。131碘可使骨髓受抑制,尤其在转移部位,故有的可发生白血病。肺转移经131碘治疗后,可引起纤维化,从而导致呼吸困难。外放射治疗可用于不能施行手术切除的未分化癌,乳头状癌低度敏感,滤泡癌更差。转移癌一般比原发灶对放射性的敏感度差。对手术区残留的组织,经放射治疗后可提高疗效。故放射治疗对减轻远处转移所引起的疼痛有帮助。如已合并压迫症状(呼吸困难),应先作气管切开,然后进行放射治疗。

☚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
0000367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4:27:52